农牧厅提出做好2018年产业扶贫六抓手

27.03.2018  15:12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也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做好今年的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至关重要。农牧厅研究制定了《2018年全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要点》,大力实施脱贫富民战略,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五县一片”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产业扶贫“三有五到户”,即贫困村有脱贫致富产业、有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带动、有技术帮扶组帮扶;贫困户产业项目、技术培训、小额信贷、帮扶措施、农业保险“五到户”,确保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通过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促进隆德、泾源、彭阳3个贫困县摘帽,带动全区14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50个深度贫困村稳步退出,5万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退出。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一)抓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促脱贫。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脱贫富民战略的实施意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产业扶贫的指导意见》精神,立足脱贫销号村、巩固提升村实际,因村因户施策,大力发展草畜、马铃薯、冷凉蔬菜、枸杞等传统种养业,积极发展小杂粮、黄花菜、中蜂、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大产业扶贫投入,整合涉农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重点用于扶贫产业发展,支持马铃薯一级种薯推广、养殖棚圈建设、牛羊补栏、肉牛见犊补母、新建大中拱棚、春秋覆膜等产业发展关键环节。

  (二)抓示范带动,利益联结促脱贫。加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突出抓好“四个一”示范带动工程,  巩固提升产业扶贫示范村109个、扶贫龙头企业124家、规范培育扶贫产业合作社374家、提升发展致富带头人2378名。总结盐池滩羊扶贫经验,推广订单生产、托管代养、能人带动、先赊后还、企农共赢、股份合作等产业扶贫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方式,引导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组织19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每个联系一个 “五县一片”深度贫困村,开展定点帮扶。

  (三)抓融合发展,转化增值促脱贫。围绕“1+4”特色产业,重点支持30家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升级、设立扶贫车间,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2%。大力宣传推介盐池滩羊、固原黄牛、六盘山冷凉菜等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品牌溢价效应。推行标准化生产,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新增“三品一标”认证50个,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邀请全国知名蔬菜经销商走进贫困地区开展产销对接,依托益农信息社建设贫困村电商服务站。开展“农业+旅游”扶贫,新培育自治区休闲农业示范农庄10个以上。

  (四)抓培训服务,提升技能促脱贫。建立农技服务精准到户机制,发挥农牧厅九个专家技术服务团队作用,140个脱贫销号村和50个深度贫困村技术服务组实现全覆盖,立足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组织农技人员驻村入户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构建“县有团队、村有组、户有服务”的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体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支持贫困县区每县新建1所农民田间学校,培训致富带头人2380人。加快贫困地区农村信息化进程,建设益农信息社150个,为贫困户提供政策、市场、科技、价格、气象等信息服务。实施“阳光沐浴工程”,脱贫销号村实现全覆盖。

  (五)抓深化改革,资产收益促脱贫。深入推进全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依托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为贫困户提供各类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扩大农村产权确权颁证范围,积极开展土地经营权、“四荒地”使用权等农村产权确认和流转交易。稳妥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新建土地股份合作社10个,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年内所有贫困村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每县选择1-2个贫困村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整合扶贫资金支持400个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贫困村年收益达到5万元以上。依托扶贫小额信贷,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创新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农业收入保险等保险新产品。

  (六)抓作风转变,合力攻坚促脱贫。深入落实农业部《关于农业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农计发[2017]199号)和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在全区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宁开发[2017]26号),把作风建设贯穿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全过程,围绕特色产业精准选择、“四个一”示范带动工程、产业技术帮扶、资产收益扶贫等重点工作,逐一对照检查,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逐项整改落实,建立健全产业扶贫领域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中核集团投入1510万元助同心脱贫
  记者3月28日从同心县获悉,新华网
宁夏司法厅法律援助四项措施助推精准脱贫攻坚战
宁夏司法厅法律援助四项措施 助推精准脱贫攻坚司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