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走出精准扶贫新模式 移民致富产业化

03.08.2017  16:54

  走进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光伏农业产业园,规划整齐的大棚一眼望不到头。大棚上面是光伏板,大棚里光线有差异,所以在阳面种植花卉、果蔬,阴面种植食用菌,所以又被叫做“阴阳棚”。今年30岁的何丽霞就是其中一栋大棚的主人,靠着这个大棚,她家从2014年年收入仅够维持口粮,到如今她一人一年就能挣3万多元。

  发生在何丽霞身上的变化,仅仅是银川贫困群众生活变化的缩影。通过把扶贫工作项目化、移民致富产业化,奶牛养殖、鲜切花、食用菌、红树莓种植等增收产业增强了移民脱贫“造血”能力,使扶贫开发由“漫灌”向“滴灌”转变,走出了精准扶贫的银川模式。

  “十三五”期间,银川将聚焦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确保821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销号、1个贫困村脱贫摘帽。

  A

  以前每年只能挣个口粮现在一年能挣3万多

  “每天骑电动车十几分钟就来了,中午还能回家给老人和孩子做饭。”何丽霞告诉记者,2014年6月,她们一家6口从固原老家搬迁至此,她在昌盛日电的光伏园区学习种植香菇,自己承包了一栋大棚。“要是能像去年一样,种一茬香菇一年就能收入2万多元,再加上贫困户每年10000元的分红,今年又能收入3万多元。”何丽霞说。

  据闽宁镇原隆村党支部书记王升介绍,原隆村通过土地流转培育特色产业,人均收入从之前的不足3000元增加到现在的7000元,村里7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于2016年底全部脱贫。现在乡亲们学科学、用科学,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致富奔小康的劲头特别足。

  据了解,昌盛日电与闽宁镇签订脱贫协议,采取“政府+企业+贫困户”形式,可使全镇76户贫困户连续3年每户每年获得经营分红1万元,预计解决400人~500人就业,带动村民实现劳务收入800万元。目前,园区主要产业有食用菌、蝎子、蚯蚓、茶叶、枸杞、花卉等六大产业,为贫困户提供培训、种苗、固定设施、销售渠道,鼓励村民从掌握劳动技能的工人开始,到成为有承包能力的承包户,再到合作社、个体创业者的“三级跳”。

  B

  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特色产业走出致富路

  站在兴庆区月牙湖乡的高处放眼望去,平沙旷野里,有一大片绿地,丛丛灌木舒展着绿叶一眼望不到边,灌木丛中点缀着颗颗形如小草莓的红色果子煞是好看,这就是兴庆区月牙湖乡的红树莓种植基地。

  “农民就是种地,就是和田地打交道,别的我也不会。现在一家一年能挣个六七万元,以前在老家也就是2万多元。”2014年从老家彭阳县搬迁至月牙湖乡后,安彦龙经村委会介绍来到种植基地务工。“现在主要负责基地的水肥一体化,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老婆现在也让我叫到这来打工,一个月挣2000多元,季度有季度奖,年终有年终奖,养活一家7口咋都够了。”安彦龙告诉记者。

  “树莓种植是我们新引进的生态扶贫项目。”兴庆区扶贫办公室主任郭京南说。和很多地方的农村一样,移民新村的青壮年也普遍外出务工,留在家的主要是老人、儿童。为让留守老人既能照顾家,又能顺便挣点钱,尽早脱贫致富,当地政府通过与企业合作,整体流转4个生态移民新村全部农田,打造月牙湖万亩有机红树莓生产基地。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是树莓采摘旺季,每天基本上需要200多人。采摘旺季3个月,一般每人每天能挣120元左右,一个旺季人均能挣13000元。贫困户家里只要有一个人旺季时在基地干活,这家就基本能脱贫了。

  C

  产业兜底,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对于许多贫困群众来说,都希望能够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人群,这样的想法却成为了一种奢望,今年42岁的马学平就是其中之一。马学平家住闽宁镇福宁村,因盖房时不慎从房顶摔下导致半身瘫痪,每到冬天就不能下炕,天一冷腿就疼。失去劳动能力的他身边随时需要有人照顾。“治病花光了家里的钱,还欠下了6万多元的外债,娃娃还在上学,你说咋办?”以前每当想起这些,马学平的心中就会感到深深的绝望。

  如今,生活又给马学平带来了希望。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大家通过捐款为他家购买了扶贫母牛,妻子可以在家一边照顾马学平一边养牛。去年底,马学平家通过养牛实现收入2万多元,成为村里最后一户脱贫摘帽家庭。

  据了解,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闽宁镇探索出采取提高养老金、低保档次,实施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措施进行兜底脱贫。通过“企业扶贫+脱贫基金”的兜底模式,为其一次性缴清养老保险,使其终身受益永久脱贫。

  针对一些特殊贫困家庭,怎样提升“造血”功能,使其从根本上脱贫摘帽,银川通过“产业扶贫”增强残疾人自身“造血功能”,培育和树立一批产业大户、致富能手,从而带动移民地区残疾人共同富裕、脱贫致富。同时,银川还积极探索“扶贫工作项目化”运作模式,通过捆绑资金、加大投入、确保脱贫,月牙湖乡贫困残疾人红树莓种植项目、闽宁镇原隆村贫困残疾人基础母牛托管扶贫项目等已经顺利运行。

  此外,银川也在积极推进“扶贫保”保险工作,全面实施“扶贫保”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和优势特色养殖业保险等四种“扶贫保”产品,着力解决因意外事故、因病因灾致贫、返贫问题。(记者 王一平)

同心县“百企帮百村”脱贫成效显著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杨丽)记者8月1日从同心县了解到,2017年同心县开展“百企帮百村”脱贫攻坚活动,动员全县近百家企业对2017年脱贫销号的26个村子和2016年已脱贫的14个村子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脱贫措施。目前,全县已有46家企业投入扶贫资金360多万元,带动群众投资280多万元,其中为建档立卡贫困户131户买牛162头,163户买羊1978只,218户买鸡22470只,救助无劳动能力贫困户458户、学生109人共88.宁夏新闻网
宁夏出台多项新政助力精准脱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宁夏仍有4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