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期)银川市探索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助农增收新路径

29.09.2017  16:15

  近年来,银川市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家庭农场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纽带,探索搭建了8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良性循环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涉及150个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通过内部利益联结机制的有机链结,变“立定跳”为“撑杆跳”,形成了“一产一体”和“一产多体”的格局,实现了“种养-加工-销售-餐桌”全产业链的无缝对接,有效激发了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活力。

  一是把握重点,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在制定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中,明确自治区、银川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关政策优先在联合体实施,在项目安排、人才培训、贴息贷款等方面给予倾斜。同时,发挥市场的决定性和政府引导“两个作用”,连续四年出台《银川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方案》,整合扶持资金1600余万元。通过“政府搭台”让“主体唱戏”,按照“自愿加入、民主管理、利益共享”的原则,支持构建形成了多个以农业金融为核心、各项服务职能相互衔接、良性循环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覆盖粮食、瓜菜、水果和畜牧等特色优势产业。使“顶层设计”与“基层运行”同频共振,确保了联合体“裁弯取直”,初步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是突破难点,在要素流动上下功夫。联合体涵盖了种子、农资、种植、农机、加工、销售、休闲等全产业链经营主体,有效推进了农业生产各环节要素优化配置,“七个葫芦娃”变成了“一个金刚娃”,形成了“抱团”发展的良性互动发展模式。兴唐米业、广银米业等产业化联合体探索通过龙头企业以资金、农民以土地入股等方式,促进农村土地长期流转,使水稻优质品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标准化技术综合配套率达到100%。银川农利达产销联合体积极探索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建立“品牌直销-测土配方-综合配套服务”新型农资购销模式,病虫害防治成效达95%以上,农药、化肥用量减少15%以上,亩均节本增效达80元,使联合体的综合竞争能力得到快速增强。

  三是抓住焦点,在金融撬动上下功夫。为探索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银川市贺兰有机水稻联合体设立融资担保风险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按照“政府基金+联合体基金+银行配比性放贷”的运作模式,政府和联合体共同出资400万元设立产业发展基金,与银行合作放大10倍,可贷款4000万元,向联合体及成员发放无担保或者无抵押贷款。对联合体统一核定授信额度,实行分户使用、随用随借、按期归还。同时,简化贷款手续,缩短贷款流程,降低贷款利息,优先优惠安排优质、安全、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和生产加工技改项目贷款。这种依托于联合体的产业链金融,以“四两拨千金”的方式,降低了联合体成员融资门槛和偿贷风险,为联合体做优做强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是瞄准优点,在企业联动上下功夫。通过联合体利益联结机制、内控机制的建立,使各成员变“被动”为“主动”,激发了联合体各成员的内生动力,发挥了联合体各成员的“长处”,形成了联动发展、互利双赢的有利局面。贺兰有机水稻产业化联合体、适水产业化联合体打造“稻鱼空间”,创新稻田综合种养、池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并融入休闲农业元素,让稻田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实现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增速。

  五是聚焦增收点,在示范带动上下功夫。以农民增收为落脚点,联合体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农产品流通、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互相渗透、互相提升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对各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精品水稻产业化联合体率先在全区成立了粮食银行,引导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粮食存到粮食银行,在存储期间可获得6%的分红,每吨原粮可分红180元;粮食损失率也从6%降低到1%以下。缓解了联合体内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晒粮难、储粮难、卖粮难等问题,为促进粮食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探索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

(第128期)我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破题“谁来种地”难题
  全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从最初试点探索,农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