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不一样的智慧生活

18.01.2016  09:23

银川iBi育成中心。记者苏勇摄

   镜头一

  “康思玉,血压偏低。王健林,三级高血压。李淑芳,血压偏低……”天天体检屋里,健康管理师李英通过银川市网络医院,为小区里居住的几位大爷大妈远程查询健康信息。

  2015年9月初,李英来到银川市一社区天天体检屋工作,成为“智慧社区”服务居民生活的普通一员,如今,李英的电子账簿里已有200多位居民的健康档案了。人体成分、骨密度、微循环、血糖检测、血脂监测等18项基础筛查,均可以通过天天体检屋留下健康数据。银川市网络医院连接三甲医院,居民们可以获得远程辅助医疗咨询,还可以在千里之外,获得北上广深专家出诊动态,预约挂号。

  镜头二:

  凭借一台政务自助终端,市民可以足不出户办理审批事项,当“政务”遇上“智慧”,这种便利已经进入倒计时。

  政务自助终端已经开始调试。银川市民大厅的服务通过这一台政务自助终端延伸到了兴庆区解放西街华新社区。据悉,智慧政务的网上审批事项已达177项。软件工程专业的银川人李蔚泽,如今已是中兴(银川)智慧城市研究院的一名工作人员,在为记者介绍银川智慧城市的超前设计和斐然成绩时,李蔚泽满心欢喜与骄傲。

   镜头三:

  宁夏博物馆公交车站台前,工作人员小郑正在调试电子公交车站牌。

  目前,小郑调试的公交车站牌已投入使用,“这个不费电,省钱方便!”小郑对自己调试的这台智能“神器”格外自豪。实时发布公交车的到站距离、预计到站时间、车上拥挤程度等等公交车实时信息,

  小郑说:“以后坐公交车,哪辆车有座位,哪辆车先到,电子公交车站牌都能告诉你。

  一个个贴着“智慧”标签的镜头正在城市间真实上演着,如今,“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为银川市民耳熟能详,并一步步为人们带来了不同的智慧体验。

   不一样的政务——一枚公章管审批

  让公章“退休”,银川市行政体制改革首当其冲,通过“归零式清理”,简化行政审批流程,破除“行政审批多头跑路”,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

  从审批机制改革入手,银川市彻底打破行政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26个职能部门的153大类行政审批事项归一,600多位工作人员缩减为60位,153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减幅78%,企业审批更加便捷,群众办事不再多头跑路。

  这一变化得益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委托中兴(银川)智慧城市研究院开发并上线运行的行政审批服务系统,不同审批业务、多个服务窗口之间实现数据共享。

  据介绍,这套系统不仅构建起了“一次性申报”、“一窗式受理”、“一体化办证”的并联审批新模式,还建立起用户办事“挂号关联、一事一评、短信智能发送、综合考评挂钩”联动办事监管体系;建立政务平台未来面向大规模政务数据云计算的基础支撑体系。

  现在,网上审批已正式上线,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市民可以了解事项办理需要提交的申请资料、办事流程、办理环节、办理时限,网上注册账号实名认证后,即可完成在线申报。这时,系统会利用视频人脸识别技术对申报身份进行认证,结合大数据自动核对证照,无需到现场、无需提交原件,即可在家办理业务。网络信息技术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联姻”,建立精准安全有效的智慧管理后台。“推开一扇门,办成一揽子事”,百姓不用再四处跑腿送材料,规范、智能、高效、人性化的服务,受到企业和群众普遍好评。

   不一样的模式——打破藩篱创新合作

  智慧银川的建设进程中,PPP模式所取得的成绩令世界瞩目,这一合作模式也是国内首次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为其他城市提供了重要参考。

  2014年,中兴通讯与银川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智慧城市。银川打破了国内建设模式的藩篱,首次采用PPP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投入、专业公司运营,既解决了一次性投资过大的问题,也解决了运营期间政府在升级换代上难以跟进的问题。

  从运营之初,智慧银川建设就以一种非常态化的理念,创造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奇迹。这一模式成为未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主流模式。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中兴通讯联合了多家合作伙伴,整合了18家专业智慧解决方案子公司,提供涵盖顶层设计、产品方案、系统集成、投融资和运营服务的整体方案设计。这样的模式将为银川智慧城市建设带来更多的专业服务和市场活力。

   不一样的架构——大数据金库搭起西部云谷

  “大数据中心将是智慧银川建设的大脑。”这一核心基石将为银川带来怎样的科学决策?

  2015年7月28日,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在滨河新区开工奠基,这标志着银川市信息化发展迈出了新的一步。同时,占地33335平方米,含1000个机架、面积为26617平方米的项目一期大数据中心也已完工,该项目承载了城市政务系统、公众应用服务、企业服务及云计算等各类业务,概算投资3亿元。

  大数据中心项目建成后,通过打通信息孤岛,汇聚多部门海量业务数据,实现城市基础数据互通融合。同时,保障银川智慧城市的实施和运营,对政府、企业、市民提供大数据信息服务,推进银川大数据产业、云计算产业、物联网产业的前进步伐,全面引领和升级银川2.5产业的新兴发展。此外,还会增加政府财政收益,预计每年会带来新兴产业收益数亿元。

  围绕大数据中心建设,还将衍生出一大片信息产业链条,吸引一大批信息产业研发人才。信息产业链条之间将碰撞出更多的附属产业,为银川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发力。这将成为银川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产业,建设西部云谷,构建“网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里程碑。

  “智慧城市”、“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智慧城市门户”已经开启,美好的信息新生活触手可及。

  记者 李慧娟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