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 创造新动力 激发新活力

28.09.2015  10:37

  绿博园宛如一颗璀璨明珠。

  宁夏润恒城已成为宁夏最大的“菜篮子”,和西北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

  碧水蓝天,明媚银川。

  以发展信息科技、生物技术和知识产权转化为一体的银川iBi育成中心,吸引和聚集了一大批新经济领域的产业主体。

  银川市民大厅为公众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

   核心提示

  2015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银川市在坚持“两宜”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深化“2258”工作思路,大力推动经济工作项目化,全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态势。截至9月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50亿元,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1120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0亿元,增长9.2%;地方财政收入113亿元,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0%和8.5%。 

  自治区领导高度重视银川发展。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指出:银川要在改革开放中勇当领头羊、排头兵;在建设“四个宁夏”中走在前、做表率;在转型升级、优化环境、改进作风上为全区做出示范。要敢闯敢试,追求卓越,把经济做到最好、开放做到最好、招商引资做到最好。自治区主席刘慧强调:作为首府,银川是城市文明的窗口,要突出湖城特色,更好地展示银川,展示宁夏,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走在前列。 

  面对新常态、新形势、新要求,银川市强化首府意识、责任意识、机遇意识、服务意识,奏响开放内涵式发展的最强音。

   扩大开放引领发展

  作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区的银川如何谋求大作为,加快经济发展?自治区出台的《关于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开放宁夏建设的意见》给出了答案:加快建设开放通道,构筑开放平台,培育开放经济。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节点城市,重点是建好空中、网上、陆上丝绸之路,构筑向西出境、向东出海、向北连通口岸的大通道。借助紧邻雅布赖国际航线和“第五航权”优势,在开通了大阪、首尔等6条国际航线和哈萨克斯坦、阿联酋的货运包机后,今年9月4日,银川成为中国直飞迪拜的第6个城市,构建起空中国际大通道。 

  依托“互联网+”,银川市强力打造网上通道。今年1月,银川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货物直达迪拜,标志着面向中东市场的网上跨境平台全程联通;8月,首批通过宁夏跨境贸易电子平台“丝路购”发来的商品顺利通关,电商海外直购新模式由此开启。9月8日,宁夏保税国际商品展销中心开业,实现现场下单、现场提货,当天,共计五万人上门扫货,让公众身在银川就能选购百余种国际奢侈品和万余种保税商品。 

  抢抓国家建设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两大经济走廊机遇,银川贯通陆上丝绸之路大通道,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青岛、郑州等地区的9个海关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与二连浩特、霍尔果斯等口岸开展跨区域合作;与阿拉善盟联合开发乌力吉口岸,建设银川开放的新通道。银川市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外出招商60多次,今年5月,与8个毗邻城市签订合作项目17个;8月24日,又与鄂尔多斯市签署了9个方面合作协议。 

  构筑开放通道的同时,银川加快打造滨河新区、综保区、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等开放载体。 

  投资161亿元的滨河新区55个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宁夏地质学校、宁夏能源学院等十多所学校进驻国际科教城;国际医疗城整形美容抗衰中心与韩国JK医疗集团已进入实质合作阶段,干细胞治疗中心与法国巴黎圣路易斯医院达成合作意向。 

  银川综合保税区——航空、黄金珠宝、文化创意、葡萄酒、轻纺等六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成功加入世界自由区组织,成为具有选举权的第二家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对接迪拜杰贝阿里自贸区,与迪拜空港自由区、迪拜硅谷城自由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向中阿自由贸易区迈进。 

  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吸引162家企业入驻园区,其中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8家,金融机构89家,正在成为具有国际化商务功能、文化功能、会展旅游功能的对阿合作及总部经济新高地。 

  2015中阿博览会期间,银川成功举办了“1+5”项目活动,中阿绿博会、“一带一路”银川开放高峰论坛、凤凰卫视“一带一路”战略与中阿发展高峰论坛、2015TMF智慧城市主题峰会等,吸引五大洲46个国家的代表参会,签订合作项目40个,总投资333亿元。 

  大开放迎来大商机,今年1到9月份,全市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98个,实现到位资金435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进出口总值24.5亿美元。

   转型升级创新驱动

  在新一轮竞争中,银川实施“反梯度”战略,推动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业主导型转变。 

  工业由“”向“”调,依托集群式产业发展新模式,打造工业发展新高度。 

  自治区“二号工程”——宁夏现代纺织产业示范园,打造出纺织产业双子城。目前“双子”争辉,今年完成工业产值40亿元,为灵武羊绒争得世界话语权。7月28日,纺织行业的领军企业恒天集团、如意集团两大航母缔结姻缘,并联合6家单位投资288亿元,建设银川恒天如意科技产业城,实现现代纺织的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中国纺织之都。8月28日,恒天集团与中银绒业强强联合,签署了110亿元的合作协议,打造羊绒产业制高点。 

  得益于开放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成为转型升级的生力军。蓝宝石、单晶硅等行业获得20多个全国“单项冠军”,生物发酵、轨道交通轴承、铸件制造、数控机床等10多项拳头产品在全国领先,高端智能机床首次叩开了欧洲大门,出口德国、英国等国家。9月11日,银川与世界装备制造业50强——中联重科启动了环境装备制造及环境综合治理战略合作项目。中联重科将银川作为产业布局的重要节点城市。 

  截至目前,全市工业项目开工建设298个,完成工业投资426亿元,增速达9.5%。 

  农业由“粗放”向“精细”调,优势特色产业成为发展主基调。 

  着力培育酿酒葡萄、供港蔬菜、花卉产业、清真牛羊肉等优势特色产业。设立5000万元的奶产业风险防控基金,安排3000万元扶持空壳村发展集体经济。积极打造世界东方葡萄酒之都,目前,酿酒葡萄种植基地达21万亩,葡萄酒加工企业(酒庄)达47座,实现综合产值20亿元。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培育出了“百瑞源”、“厚生记”、“麦尔乐”、“塞北雪”等一批知名的清真品牌。 

  服务业由“传统”向“现代”调,做大做活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轻资产、高回报新兴产业。iBi育成中心二期西部工业云谷、银川智慧物联科技产业基地等8个项目锋头正健,年底网上交易额将达到4000亿元,占到全国网络交易总额的2%左右。 

  WCA2014世界总决赛去年首次在银川举办,一跃成为最火爆的国际性电子竞技赛事。今年,WCA赛事奖金从2000万元提升到1亿元,并在全球5大赛区同步进行,开赛3个多月,创下2.2亿人次的在线观赛记录。总决赛将于冬季在银川举行。长达278天的比赛,有力地拉动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银川还着力打造游戏产业集群。设立中投(银川)游戏产业10亿元并购基金,中银绒业投资控股收购盛大游戏股权,打造“电竞之都”的目标有了多元保证。 

  银川与国内通航产业龙头企业——北京通航公司开展战略合作,投资200亿元建设通航产业园,还与美国太平洋集团、斯洛文尼亚蝙蝠飞机制造厂、席勒(中国)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等航空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打造集航空制造、配件、金融、旅游等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9月27日,西部航空展隆重举办。 

  商贸物流的推陈出新,放大“购物在银川”的辐射力、影响力。1号店、中国网库、久零网等国内六大知名电商平台落户银川,京东商城中国特产“银川馆”销售火爆,银川电商创业园等六大产业园年内投入运营。1到9月份,实现网络零售交易额60亿元,同比增长58%。 

  大开放、大创新聚集人气商气。城北,与北京王府井合作的大阅城,打造商贸新集群;城东,永泰城领军商贸新业态。“双十”工程推动传统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 

  银川是37个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之一,今年8月1日,总投资60亿元的宁夏润恒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城进入试营业,当天交易额就达2300万元,客流量17万人次,预计年底交易额达到22亿元。润恒物流城与西夏国际公铁物流城、兴庆区市场物流带三位一体,构筑起银川物流大格局。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今年是自治区“改革落实年”。银川市重点在开放型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九大方面深化改革,打造在西部最优、比东部更优的发展环境。 

  银川市与中兴通讯合作的“智慧银川”解决方案斩获国际组织TMF智慧城市总裁特别大奖,此次获奖,充分肯定了银川在智慧城市领域的领先实力和卓越贡献。据悉,“智慧银川”解决方案的通过联合设计优化的顶层架构,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最新技术,不仅仅着眼于一站式审批,而且提供政府对城市、居民、审批流程的全方位管理视角,增强社区网格管理和服务能力,实现便民利民服务的智能化、便捷化。使“智慧城市”银川模式走在全国前列。今年4月14日,李克强总理对智慧银川赞赏有加。他说:“这既是简政放权,也是信息化支撑。” 

  银川市在全国省会首府城市中,率先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59枚公章合而为一,实现“一站式”办理,工作人员减少90%,提效75%,市民大厅受理服务事项150多万件,按期办结率100%。接待考察学习260批次,仅国家部委就达14批次。有效形成了“推开一扇门,办成一揽子事”的服务格局,所有与项目审批有关的事项都在一个大厅进行办理,大厅内按照审批事项的关联度设置窗口,对简单事项实行立等审批;对现场勘验实行联合验收;对联办事项,办事人只要提供完备的申请材料,只需一次性投递,其余程序由审批局内部流转代办,并免费提供全程化服务,解决了审批难、群众办事多头跑路等问题。7月1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刘云山考察银川市民大厅时指出:“银川市从行政审批体制机制改革入手,彻底打破了行政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 

  银川市在西部地区率先成立金融局,设立银川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西部(银川)担保有限公司、银川市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金融平台吸引社会资金172亿元。“新三板”上市企业已达17家。截至目前,银川市各类存款达2500多亿元,贷款总额达3200多亿元,成为西部地区的金融洼地。 

  创新孵化基地,组建银川创业大学,打造一流创业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累计注入小额担保基金2亿多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多亿元,扶持近3万名创业者,带动就业13.7万人,普通创业者活力迸发:截至9月,银川市辖三区新登记注册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7.7%和33.4%。

   成果共享惠及民生

  经济的新常态,更要保证民生工作的“超常态”。截至目前,市本级一般公共财政支出的80%投入到民生项目。 

  今年4月份,启动了全市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年暨“双增双减”活动,选派180名“第一书记”充实基层,增加农民收入、村集体收入,减少群体性信访事件、刑事治安案件。 

  在医疗方面,银川卡瓦心脏中心每年聘请30多位国际顶级医疗专家常驻银川,目前已为280名心脏重症患者成功实施手术;新建口腔医院,使“医疗在银川”品牌提档升级。在教育方面,先后组建7个学校发展共同体、70多个校际发展合作体,实施银川市特殊教育中心等14个建设工程,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同时,全市25个棚户区315万平方米改造工程全部开工,33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10月底竣工,百姓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筹资18亿元进行110国道改造工程,新建、续建道路32条,改造10条小街巷,提升9条城市道路;总投资90多亿元的兵沟、永宁、滨河三座大桥飞架黄河两岸,完善银川与毗邻地区交通格局,推进区域合作进程。 

  不仅如此,银川市为民办十件实事有力推进,新建10处小微公园;投入8亿多元,增添新型公交车、环卫清洁车、巡逻车1000多辆;养老保险新政让3万名失地农民受益;对全市127个湖泊进行整治,已完成七子连湖、华雁湖等湖泊湿地治理15万亩,新增水域1.4万亩。目前,湖泊湿地达5.3万公顷,水系水域面积占到了城市规划区的10%,形成“百湖绕银川、湖城美如画”的生态景致。 

  今年7月份,银川被评定为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举办城市。中阿博览会期间,占地5700亩的绿博园盛装迎客,日均接待游客8.5万人次。银川市人均公园绿地达16.12平方米,超出国家园林城市人均标准3.12平方米。截至目前,银川市优良天气已达198天。碧水蓝天、明媚银川,已成为亮丽的城市名片。截至目前,来银游客已达760多万人次,预计全年突破1000万,增长11%。 

  此外,继去年150万元重奖最美银川人之后,今年百万元奖励出租车、公交车“亮牌评星”先锋,设立1500万元贺兰山文艺奖,开展书香银川、阅读节、西部放歌诗会、环青海湖银川段自行车赛事等大型文体活动,举办50多次节庆展会,银川当代美术馆开馆,提升了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 

  心态决定状态,思路决定出路,作风决定作为。改革、开放、创新成为银川发展的新动力,在开放内涵式发展道路上,银川市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记者  姬恒飞  李慧娟/文  詹安稳  苏勇  李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