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适应新常态 主动抢抓新机遇

28.09.2015  10:36

   主动适应新常态主动抢抓新机遇主动实现新跨越

  ——兴庆区2015年1~9月县域经济发展纪实

  富裕、开放、和谐、美丽的兴庆区。

  花农收获喜悦。

  兴庆区棚户区改造安置区示范区。

  银川通用机场蓄势待飞。

  兴庆区安置区航拍图。

  现代化养殖基地。

  唐徕小区安置区航拍图。

  四季青商贸服装城。

  移民新村航拍图。

  走进9月的兴庆区,一处处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印证着兴庆区在自治区、银川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克服经济下行压力,主动适应新常态、主动抢抓新机遇、主动实现新跨越,一个银川市开放内涵式发展、取得辉煌的示范区正在形成。

   看成绩

  ■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区主干道路大整治大绿化工程川区组第一名■全区生态移民工作考核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兴庆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91.72%位列全区各县(市、区)第一■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四项指标的总量均位居全区各县(市、区)首位

  抢抓新机遇加快区域结构调整

  今年以来,兴庆区按照“四个宁夏”建设总体部署,认真践行市委、市政府“走在前列、做出表率”的要求,用“思想、项目、干部、环境”统揽各项工作,保增长、促稳定、惠民生,同时卓有成效地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等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兴庆区委书记马爱平告诉记者:“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上半年兴庆区下大力气抓项目,调结构,促发展,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发展、转型加快、缓中趋好’的基本态势。”他表示,下半年,兴庆区委、区政府将认真落实自治区、银川市各项工作安排,紧盯各项指标短板差距,找准问题,按照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徐广国“摆正三种心态,适应三种常态”要求,坚定信心,加压奋进,毫不懈怠地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确保全面实现全年发展目标。 

  据了解,通过重点项目建设助推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和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15年共实施各类建设项目98个,总投资7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6.3亿元。银川永泰城、立达国际建材家居博览城、宁港财富中国、世和天玺国际中心、康居工程等续建项目加快建设,夯实了项目建设基础;大兆发生活超市塞上凝聚力店、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专科医院、爱尔眼科医院等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增加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立达深航国际大酒店开业运营,填补了兴庆区没有五星级酒店的空白;京东商城银川馆、苏宁易购银川馆等电商成功上线运营,促进了互联网+、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产业发展;浙江国际轻纺城、恒大御景二期、国龙医院等项目即将完成土地挂牌,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中国光大银行银川分行、中国人寿财险宁夏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宁夏分公司等金融企业落户兴庆区,俊华牧业、上陵牧业等投资企业新三板上市,拓宽了企业融资平台;总投资535亿元的宝丰健康城、银川颐和盛世广场城市综合体、联想科技城等储备项目积极推进,保障了兴庆区商贸物流核心区的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5亿元,完成70亿元年度目标任务的92.9%。 

  “我们要抢抓国家加大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产业梯度转移、新型业态崛起等诸多发展机遇,力争突破70亿元招商引资工作目标任务。”谈及今年的工作目标,兴庆区主管招商引资工作的副区长张新民信心十足。

   四季青商贸服装城。

  新兴产业发力打造经济增长新极点

  新兴产业的发展正在成为兴庆区经济增长新引擎。俯瞰银川通航产业园,1441米长的机场跑道、站坪占地7.5万平方米可停放32架运15型飞机的停机坪、20米高的塔台、占地4500平方米的中心广场,贯通机场的7条主干道路都已初具雏形。 

  其实早在2013年,银川通航产业的奋飞之路就在酝酿。伴随着《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的正式实施,低空空域开放效应持续发酵,我国迎来了低空产业的春天,全国各地的通用航空产业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业内人士预测未来有望形成万亿市场规模。历史机遇面前,银川顺势而为,抢抓通用航空产业大发展、国家向西开放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等历史机遇,充分发挥银川独特的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银川市委、市政府超前谋划,决策发展通航产业,筑梦新常态下的大美银川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张开臂膀迎接低空开放时代的到来。 

  今年2月28日,银川通航产业园暨西北地区通航飞机交付与维修中心项目正式签约,3月1日,银川通航产业园和通用机场在兴庆区月牙湖乡正式开工建设,由此拉开了银川通航产业试梦蓝天的序幕,并成为加快宁夏航空发展战略转型、推动银川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引擎。产业园初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通航机场、航空科普、飞行体验、旅游及航空器材维修等。 

  根据规划,银川通航产业园占地面积11500亩,总投资200亿元,其中机场建设用地1576亩,概算投资2.5亿元。产业园坚持“统筹规划、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军民融合、全面发展”的原则,以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通用航空产业示范区和航空体验主题旅游高地为目标,以着力打造“一基地一社区三中心”(即航空器研发制造与维修基地、航空主题社区、通用航空运营中心、通用航空物流中心、通用航空服务中心)为发展战略。 

  实际建设过程中,银川通用机场仅用8个月时间完成了规划报批、建成运营,生动诠释了银川速度、银川效率的科学内涵。据了解,园区还将促进飞行员培训及其他航空人才培养,打造中西部航空人才培养服务基地,依托园区航空器制造技术开展相关机型的维修服务。同时,借助2015中国银川西部飞行大会等活动的举办,北京泛太平洋航空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内外重点企业即将落户,实现当年建设、当年建成、当年运营的工作目标。 

  未来,银川通航产业园将利用银川作为西北地区重要区域中心城市的地缘优势,构建陆空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方式,解决银川方圆500公里范围内大航线覆盖不到且未通高铁地区人们的出行与物流运输问题。为配合中阿博览会及商贸需求,园区机场还可起降公务机及中型运输机。园区内的航空物流中心可与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大航线运输以及综保区相结合,建立保税仓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交通、物流枢纽点,助力宁夏“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的实现。预计到2030年,银川通航产业园将形成经济规模达1000亿元。通航产业的顺利发展将有助于中阿经贸合作的开展,以及西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实施。

   改善大民生宜居兴庆区渐行渐近

  经济发展和最终目标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2015年兴庆区对辖区内13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涉及83栋住宅楼、3281户,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概算投资4074.82万元。改造内容包括下水管网,屋顶漏雨,小区照明系统,小区安防系统,路面硬化,更换垃圾箱等。 

  本次老旧小区改造按照先急后缓、先难后易的原则,在选点中着重解决影响老百姓正常生活的问题,改造小区首先以解决脏乱差问题严重、下水管网老化、屋顶漏雨等为重点。同时,按照区域合并、规模改造与管理的原则,着力改变老旧小区分割、独立、零散的现状,拆除围墙,打通障碍,形成统一的小区,为实现后期物业管理奠定基础。 

  据了解,在改造完成后,适合引进物业公司的老旧小区,将在对其进行基础设施和环境实施专项改造的基础上,通过政府补贴、居民缴费、部门共建、划分车位收取费用等渠道筹集资金,引进专业化物业公司,由物业公司进行市场化服务管理;对于不适合引进物业公司的老旧小区,兴庆区将采取业主自管和市民服务中心代管两种模式。其中,业主自管是指在兴庆区物业办、各街道办事处、社区的指导下,通过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建立相关自治制度,多渠道筹集资金,聘用本小区业主或社会服务人员,实现业主自我管理的准物业模式;市民服务中心代管是指对部分不具备规范管理条件的散居楼、独栋楼,由市民服务站聘用专职人员,对小区的卫生、治安进行管理,提供基础的物业服务,待条件成熟后逐步推行市场化物业服务管理。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兴庆区还将定期召开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对话会,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落实,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顺利推进,切实改变居民的生活环境。 

  与此同时,备受关注的康居安置、老旧小区改造和生态移民等重点民生工程即将“瓜熟蒂落”,让广大群众享有幸福生活。全区规模最大、建筑面积362万平方米的16个康居工程建设历时28个月即将分批完工,同步高标准配备建设了幼儿园、文化室、卫生室、治安监控室、劳动就业培训室、人民调解室、市民服务代办站、养老助残扶弱中心等便民服务设施,年内4万余人将一次性乔迁新居。率先在全区启动了农村公路“阳光亮化”工程,共安装路灯2400余盏,让农村交通夜晚不再漆黑。

   小镇住新家移民开启新生活

  自今年4月29日起,兴庆区最后一批共523户、2300名生态移民陆续搬迁至月牙湖乡滨河五村,开始了新生活。据悉,“十二五”期间,兴庆区按照“黄河小镇”的建设思路,高起点、高标准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投入8.57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安置3979户、1.68万人的任务。 

  早在2011年,兴庆区政府就将移民工作作为系统工程,对移民及安置区长远规划、高标准建设和科学管理。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兴庆区更加重视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重视移民增收致富产业培育,积极为新移民搭建各类平台。 

  移民安置过程中,兴庆区摒弃传统农业发展思路,变粗放式经营为精细化发展。结合移民群众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和技能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招商选资,不断扩大移民的就业增收和致富渠道。一方面根据移民安置区的资源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筑巢引凤”。滨河家园移民新村新开的13000亩土地由于配套齐全、上规模,吸引了大量农业发展企业开展特色种植。兴庆区根据发展实际,将9869亩渠系灌区流转给企业用于饲草种植,给万亩奶牛养殖园区提供饲草供给;将2500亩节水灌区土地流转给龙头企业用于发展红树莓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用以促进移民就业。另一方面兴庆区结合移民劳动力情况,在安置区兴建工厂“引凤筑巢”。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政府投资建设了11000平方米的羊绒针织厂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引进宁夏中银绒业有限公司投入生产设备开展运营管理,以此解决移民妇女的就业问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宁夏爱飞翔清真兔产业园区,在村里建厂兴业带动广大移民养殖致富。兴庆区通过大资本投入,引入了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促进移民土地等资源集约化经营,将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促进了政府资金、企业资本和移民资源的良性互动。 

  与此同时,兴庆区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物业公司对社区的水、电、环卫、绿化、物业、治安等进行统一管理。公司员工优先选用移民群众,在解决了一部分中老年人就业问题的同时,达到了移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目的。并组织文体活动及文化演出,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落实培训政策,累计开展移民职业技能培训1860余人次,开展各类阳光技能培训4000多人次,移民的就业技能水平和劳动素质不断提高。 

  截至2014年,兴庆区移民安置区社会生产总值达到1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6400元,较2013年增长21%。新移民区——滨河家园呈现出了产业多元发展、经济结构合理、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提升幸福指数美好兴庆区阔步向前

  近年来,兴庆区始终将“教育优先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打造优质教育文化引领区,在教育投入上做加法,在缩小城乡差距上做减法,一加一减,将优质教育资源从城市“高地”注入农村“洼地”。投入5.1亿元,全面完成了50所中小学标准化改造建设和智慧信息设备配置,顺利通过自治区教育均衡化验收。 

  在不断提升硬件水平的同时,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教学模式的转变也是兴庆区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为了在基础教育领域快速推广信息资源的有效应用,我们在兴庆区设立51个试点学校,带动信息化教育的有效应用。”兴庆区教育局副局长马晨晓介绍说。据了解,兴庆区是唯一一个以县区整体推进信息技术资源有效应用的县区。在兴庆区,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名师、名班主任、名校园长”培养工程、公办幼儿园入学摇号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绿色通道、“书香校园”等工作正成为一张张教育事业发展的靓丽名片。 

  统筹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打造综合医疗康体服务区,投入4300万元建设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层医疗机构,努力构建15分钟医疗服务圈。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级卫生室项目建设,实施好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推进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依托辖区丰富的医疗资源,强化“七免一救助”及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大力发展康复理疗、病人陪护等相关服务业,延伸产业链。建设食品安全区,保障群众食品安全。顺应计生工作转型发展需要,转变计生工作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全力营造和谐的计生环境。 

  兴庆区一直把促进社会和谐放在突出位置,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深化以城市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的“11125”和谐社区建设模式并在全区推广。试点开展“三权下放”管理模式,把190名城管执法人员下放到辖区11个街道办事处,强化了一线城市管理力量。开展了门头牌匾、渣土撒漏等8类专项整治,主干道路机械化作业率达100%,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日益提升。推行信访维稳“335”工作法,积极化解信访积案。深入推进平安兴庆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公检法司各项工作亮点频现。为全国卫生城市复检、中阿博览会等活动的顺利进行营造了良好氛围。 

  在自治区、银川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强不息的兴庆区各族人民发扬只争朝夕顽强拼搏的精神,向着和全国同步迈入小康社会的目标,竭尽全力创新着自己的思路,把握新机遇、适应新常态,努力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提高的兴庆区正向我们走来!

  记者  王一平  图片由兴庆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