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透雨来得正是时候

02.04.2015  12:43

工作人员雨中检查和安装火箭弹。

深夜,气象工作人员正在密切关注云系活动。

          关注云系活动,随时发出增雨命令,气象工作人员忙了一夜。 
          清晨,当人们行走在雨中,谁会知道气象工作人员凌晨4时就开始为这场雨忙碌。

      雨中的行人。
  2014年秋季以来,我区各地总体气温偏高,降水量严重偏少,中北部地区普遍出现气象干旱,干渴的土地期盼着一场透雨。3月30日,气象部门预报,3月31日夜间至4月1日白天,全区迎来小雨或中雨。为增加降雨量,气象部门计划开展人工增雨作业。4月1日凌晨4时,本报记者与宁夏气象局、宁夏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贺兰山沿山,现场体验人工增雨过程。      作业人员追着降雨云团跑     3月30日,气象部门作出预报,未来3天,宁夏将迎来2015年首场区域性透雨,降水时段主要在3月31日傍晚到4月1日白天。因为降雨范围大,非常适宜开展人工增雨作业,3月31日15时,此次气象部门启动重大气象服务应急3级响应,自治区人影中心、银川人影指挥中心和固原人影指挥中心全体人员及全区各市县人工增雨作业人员进入备战状态。3月31日18时开始,全区230余名作业人员赶赴野外增雨作业点待命,等待合适时机。隆德、泾源18时50分开始作业,北部22时开始,全区就此展开了大规模集中地面火箭增雨作业。 4月1日凌晨4时,记者来到自治区人影中心。“3月31日开始,我们就开始密切关注卫星云图的变化。”指挥员告诉记者。5时左右,指挥员终于在卫星云图上看到贺兰山沿山的降雨云层出现了。凌晨6时,指挥员根据气象云图,通知银川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可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追随降雨云团,6时50分,记者跟随移动作业牵引车前往西夏区华西村附近的增雨点。据了解,我区共有166个人工增雨作业点,这些作业点每年都会有所调整。      10分钟发射12枚炮弹     能否发射人工增雨炮弹,不仅要看气象状况,还要看“空域”情况。“‘空域’情况就是向有关部门询问附近区域的天空有没有飞行器经过,并请示能否发射炮弹。一旦“空域”条件不允许,即便是气象条件再好,我们也要放弃增雨。”人工增雨作业人员、银川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科长王宁告诉记者。     4月1日7时35分,气象“空域”状况请示完毕。“准备射击!”指示一到,王宁和同事迅速走向工作岗位。伴随着“”的一声巨响,火箭弹蹿上了天空,不一会儿,天空中传来火箭弹的爆炸声,释放到空中的碘化银使空气迅速降温,令水分子迅速凝结,从而达到增加降雨量的效果。从接受指令到发射完毕,一共10分钟,10分钟里工作人员发射了12发炮弹。 截至4月1日16时,累计动员火箭架83部、人员249名,累计发射火箭弹900枚。据悉,此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是我区单次天气过程人工增雨规模最大的一次。另据悉,此次降雨过程中,气象部门还在中南部地区进行了飞机增雨作业。      全区最大降水量52毫米     “目前我区采用的人工影响天气的方式有飞机增雨、地面高炮、火箭架。”银川人影中心值班指挥长穆建华介绍,这几种方式都是向云层发射装有碘化银的炮弹、火箭弹,把碘化银等催化剂燃成烟剂播撒在云中,增加云层中的凝结核,使云层中的水汽形成雨滴。同时也会对云中的温度产生扰动,形成对流,有利于水汽增多和下降。     “其实人工影响天气,除了人工增雨还有防雹,即在冰雹形成之前,把已经形成的凝结核打散。这样,在同一范围的云层里,由于水汽相对固定,随着凝结核密度的增加,形成的冰雹尺寸就会变小,降下来时就会变成很小的颗粒或者是雨。”穆建华就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向记者解释。     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16时,全区大部普遍出现了中雨,其中贺兰山沿山及石嘴山市部分地区达大雨,局部乡镇达暴雨。其中566个气象站数据显示降水量超过10毫米,199站超过25毫米,93站超过30毫米。最大常规站在惠农,降水量达38.5毫米,全区最大降水出现在平罗明长城52毫米,首府银川站为22.8毫米。      旱情有缓解3日还有雨     据了解,根据往年计算,人工增雨产生的经济效益大约是1比33,也就是投入1块钱有33块钱的收益。此次增雨还将降低森林草原火险等级、缓解旱情、大大改善空气质量。     气象专家提醒,此次降水对增加土壤墒情也非常有利。各地可以抓住此次降水有利时机,加强田间管理,借雨追肥,做好植树造林及生态恢复和建设工作。     据悉,4月1日17时左右,降水天气自西向东逐渐结束。预计4月2日白天全区多云,偏南风3级,最高气温15℃至20℃,2日清晨到上午,全区大部有雾或轻雾,能见度较差,驾车出行小心慢行。4月3-4日六盘山区、贺兰山沿山及中卫南部、吴忠东部有小到中雨,其它地区小雨。(记者 邱曦 季正 文/图)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
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获大禹奖
  近日,记者从宁夏水利厅获悉,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