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升空哗哗下雨 银川抓紧人工增雨作业

01.04.2015  18:07

  银川新闻网讯(记者  杨杨)“砰!”一声巨响后,大家还没反应过来,火箭弹已经钻进厚厚的云层,不见了踪影。今天上午7时30分左右,在银川贺兰山沿山公路附近,银川市气象部门进行了“人工增雨”作业,先后发射了12枚火箭弹。 

  从昨晚18时开始,全区各市各作业点近230余名作业人员赶赴野外作业点待命,充分做好作业准备,作业人员坚守在野外等待合适作业时机。隆德、泾源从18时50分开始,北部地区22时开始,全区展开了大规模集中地面火箭增雨作业。截止今天上午10时,累计动员火箭架83部、人员249名,累计发射火箭弹861枚,银川99枚。 

   寻找一朵“雨做的云” 

  4月1日凌晨4时,记者来到自治区气象局人影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严密监视天气变化情况,对气象条件进行实时分析,与其他各市的人影指挥中心积极联系,根据最新的天气条件,提前与兰空、民航空域管理部门协调,及时开展大规模的火箭增雨作业。 

  “指挥中心的雷达会提前探测到降水云团,反馈最新的气象信息。”人影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系统对扫描区域以颜色区分,各色块有相对应的数值,数值越大降雨强度就越大,提前赶到合适的地区准备人工增雨。 

  “用火箭进行人工增雨,要选在空旷一点的地方,避开人群密集的城镇。”工作人员说。上午7时左右,气象部门的人工增雨车来到贺兰山沿山公路,这里人烟稀少,很符合人工增雨地点的要求。 

  一辆移动作业牵引车后面拉着发射火箭弹发射架,发射架上只有一排3个炮筒,可以调整发射角度。 

  工作人员装上了3枚火箭弹,火箭弹大概一米多长,手腕粗细。 

  “为了防止对途经的飞机造成影响,火箭发射前要向民航空域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个过程一般就在5分钟左右。 

  上午7时30分左右,先是“”的一声巨响,一阵黑烟之后,第一枚火箭弹升空了。在沿山公路上,工作人员接连向云层发射了12枚火箭弹,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 

   是增雨  不是“人工降雨” 

  “原来雨是这样下的?”“这事人工降雨吗?”……网友们看到发射火箭弹人工增雨的图片之后,对于“人工降雨”这一说法有了新的认识。 

  在不少人的概念中,利用人为因素下的雨被称为“人工降雨”,但宁夏气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人工增雨”。 

  “人工增雨也要顺应自然的规律,只是让雨量增大,而并非是凭空就能降雨。”工作人员介绍,人工增雨前必须要有适宜的云系,就是在要下雨的气候条件下,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它们达到一定高度后,会把碘化银等催化剂燃成烟剂播撒在云中,增加云中的凝结核,使云层中的水汽形成可以降落的雨滴。同时也会对云中的温度产生扰动,形成对流,有利于水汽增多和下降。 

   增雨后,效果到底咋样 

  “这直接是钱雨啊,赶紧拿盆接住。”有网友在微博上调侃道,一枚火箭弹1470元,打出几百枚要花多少钱啊? 

  花这么多钱增雨,效果到底如何呢?宁夏气象台的专家给出了答案:根据往年计算,人工增雨产生的经济效益大约是1比33,也就是投入1块钱有33的收益,此次的增雨的效果更不止于此,对降低森林草原火险等级、缓解旱情、改善空气质量等较有利。   

  据了解,31日21时至4月1日13时:全区大部分地区普遍出现了中雨,其中贺兰山沿山及石嘴山市部分地区达大雨,局部乡镇达暴雨;最大常规站在大武口30.6mm,最大降水出现在平罗明长城51.6mm;银川站21.4mm。 

  降水对灌区当前正处于出苗期或苗期的小麦生长,以及中部干旱带春播作物的出苗及林草的返青非常有利。大大降低了南部山区冬小麦的越冬死苗率。 

  另外,目前正值南部山区植树造林期,能够大大提高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对降低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有利,大大降低了清明期间的森林草原防火压力。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
银川6家银行网点受理住房公积金业务
    从“入厅”办理变“出厅”办理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