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成功“补”腿17厘米

29.02.2016  11:34
①腿骨缺损17厘米。  ②经过“骨膜诱导技术”,再造出新的腿骨。  ③基本康复,已经可以走路了。  

  看过《哈利波特》的小伙伴都知道,主人公哈利有一次摔断了胳膊,一位不靠谱的老师逞能治疗,结果把他整条胳膊的骨头全变没了。后来,真正的魔法护士长给哈利调配了一剂魔药,让哈利的骨头重新长了出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现实中已经可以实现为骨缺损患者重建新骨头。自宁夏医疗急救中心骨科团队引进“骨膜诱导技术”后,已经成功让5位断肢患者免去了截肢之苦。

   遭遇车祸腿骨撞飞了

  43岁的杨哈车是海原人,2015年3月25日早晨7点多,杨哈车骑着摩托车回娘家,在横穿一个交叉路口时,祸事突然降临,一辆小轿车飞驰而来,将她撞出去30多米远。

  家人赶到后第一时间将她送到宁夏人民医院宁南分院,诊断为严重的小腿复合伤,软组织缺损,严重骨缺损、骨外露、骨折。杨哈车的丈夫虎福听不懂这些医学术语,他只记得车祸现场的惨况:妻子的左小腿皮开肉绽,腿肚子上的肉和骨头都撞飞了,撞断的摩托车脚踏还嵌在小腿的伤口里,血把脚上穿的短靴都注满了……

  “如果按照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指标进行评估,她绝对符合直接截肢的标准。伤势非常非常严重。”当事医生说。实际上,宁南医院给出的建议就是截肢。然而虎福却不愿意妻子失去左腿,他强烈要求保肢。随即,宁南医院与位于兴庆区西门桥头的宁夏医疗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将杨哈车转送到该中心。

   5小时诱导出17厘米长的人工骨膜

  杨哈车失去的骨头长达17厘米,这么严重的骨缺损病人,保肢谈何容易?宁夏医疗急救中心骨科团队决定运用新引进的“骨膜诱导技术”帮她保肢。

  保肢的第一步是解决软组织覆盖的问题,也就是说,先让缺损的肌肉、皮肤长起来。该中心手足与显微外科负责人赵飞和他的团队承担了这部分工作,前后实施了6次软组织重建手术。当第七次进手术室时,杨哈车终于具备了骨重建的条件,宁夏医疗急救中心骨科主治医师杨子洋首次运用“骨膜诱导技术”,为杨哈车创造了一段17厘米的人工骨膜,手术历时5个多小时。

  什么是“骨膜诱导技术”?杨子洋这样解释:是用一种叫做“抗生素骨水泥”的生物材料诱导出人工骨膜的技术,可以解决自体骨骼移植的长度限制。通俗地说,骨膜相当于骨头的衣服,能够给骨头提供生长的环境,同时帮助骨头抵御感染。“遇到骨缺损的患者,最好的办法是取自体髂骨进行移植,填充到骨缺损的部位。”杨子洋说,但传统的手术最多移植5厘米,超出5厘米,骨头就会被吸收掉,最后可能需要截肢。而有了“骨膜诱导技术”,在移植前先定制一个保护膜,再把骨头放进保护膜,既能防御感染,又能促进骨头生长,让很多患者免去截肢之苦。目前国际上最长的移植再造纪录是25厘米。

   我区已成功实施5例“造骨”手术

  9个星期后,杨子洋和他所在的团队为杨哈车实施了第八次手术,打开一看,骨膜诱导非常成功。随后,医护人员将诱导成功的骨膜取出来,再从杨哈车的髂骨取了一部分骨头,修剪成骨粒,填在骨膜里,重新放回缺损的部位,手术整整耗时7个小时。

  2月26日,杨哈车在丈夫的陪同下,到宁夏医疗急救中心做复查,这是她接受“自体髂骨移植-重建小腿骨”手术后的第九个月,杨子洋看过检查结果后非常欣慰:“你的伤口恢复得非常好,按照这个态势,完全可以恢复到以前的样子。”杨哈车开怀而笑,“我就盼着来复查呢,你这一句话胜过十包药。”杨子洋告诉记者,这是宁夏首次引进并实施这项技术。

  有了杨哈车的成功经验,杨子洋所在的骨科团队更加有信心了,到目前,他们已经运用“骨膜诱导技术”为5位患者实施了手术,效果都很好。杨子洋坦言,这只是个简单的开始,随后还会陆续引进更多的延生技术,让患者享受更多的医疗惊喜。

  记者  沈亚婷

用爱温暖寒冬—— 宁夏第6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成功捐献
wRX宁夏红十字会网站管理系统       深冬时节,傲雪凌霜。“90后”小伙小田用一缕冬日暖阳般的温暖爱意,给远方的小患者送去生命的“礼物”。12月15日,宁夏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小田完成捐献顺利归来,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