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寺堡区教育动态第二期

11.03.2015  17:51

本期要目

【域内动态】

●红寺堡区召开2015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

●红寺堡区副区长李春雷同志调研教育工作

  ●红寺堡区召开“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启动暨培训会

  ●红寺堡区教育局组织开展2015年春季开学工作大检查

●红寺堡区第二中学召开2015年春季开学工作大会

【校园简讯】

【名家论教】

●板子不能都打在教育的屁股上

【国际视野】

●韩国:教师轮岗这道“”咋跃过

【域内动态】

红寺堡区召开2015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

    2月26日,红寺堡区2015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在红寺堡区第三中学召开,教育局班子成员,局机关全体干部,各直属学校、中心学校及幼儿园班子成员,各责任区督学,各村小校长及部分学校班主任代表和教师代表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局长孙冲同志就2014年教育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并对2015年教育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教育局党委书记及各分管领导也就各自分管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同时,与分管领导、学校(幼儿园)负责人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校园安全管理等责任书。另外,部分代表学校、机关股室负责人还就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控辍保学、高效课堂建设、学校管理提升、规范办园、转变机关作风等方面做了专题表态发言。

红寺堡区作为全国最大生态移民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牵动着千家万户,教育责任的落实任重道远。为此,红寺堡区决定在今年全教育系统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全面推进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校园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等,重点突出学校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为红寺堡区老百姓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教育局办公室 供稿)

红寺堡区副区长李春雷同志调研教育工作

3月2日,区政府副区长李春雷同志到教育局调研教育工作,教育局全体班子成员、各股室主任共同参加了调研座谈。

会上,教育局局长孙冲同志首先就红寺堡区教育基本情况向李区长作了汇报,特别就红寺堡区近年来教育事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教学成绩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学前教育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营养午餐供餐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作了详细阐述。同时,也就近年来制约我区教育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教师大量缺乏、学校结构性布局矛盾突出等客观问题进行了陈述。教育局各分管领导也就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向李区长作了简要说明。

在听取汇报之后,李区长指出:红寺堡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值得肯定。尤其是在教育起步这么短的时间里,发展到今天的这种程度,是令人由衷赞叹的。但是现在形势在不断变化,社会各层面的改革正在步入加紧实施,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正在加剧,变革的要求和力度正在逐步加大。因此他强调:一要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指示要求,做到行动不打折扣、思考不盲目冒进;二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准确把握教育发展规律,突出“教书育人”的根本宗旨;三要求实创新、奋力开拓。立足国情、区情、校情和学情谋划育人管理模式、育人教学改革模式,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育人环境;四是戒骄戒躁、求真务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心劲和魄力一步一个脚印从学校管理、民主建设、教师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等具体环节、具体层面抓起,形成学校教育发展体系化、制度化、长效化机制;五要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自我修养;六要以“三严三实”为定位,加强行政管理者的工作效能建设,为红寺堡区教育劈荆斩浪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当天上午,李区长在红寺堡区教育局的项目建设负责同志的陪同下还就教育项目建设进行了调研。(教育局办公室 供稿)

红寺堡区召开“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启动暨培训会

3月5日,红寺堡区教育局在红寺堡区第一小学组织召开了“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启动暨培训会。会议由副局长刘鹏跃同志主持。教育局局长,主管教学副局长,教培中心全体教研员及相关股室负责同志,各直属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信息技术人员等参加了会议。

会议共三项议程,一是红寺堡区教育局局长孙冲就开展此项活动作了动员讲话。他勉励大家要提高认识、正视困难,充分认识此项活动的重大意义和重要内涵;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认真做好前期筹备工作;全面动员,认真组织,迅速启动此项工作。特别是就教师录播室的建设提出了要求和完工期限,确保在硬件建设上不拉此次活动的后腿。另外,他还就开学初的控辍保学、师德师风建设、信访维稳等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安排布置。二是教培中心主任就《红寺堡区“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三是红寺堡区教育技术信息管理员就活动的内容、评价标准、平台操作程序等内容做了培训。

本次会议的圆满召开,意味着红寺堡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活动的开展必将有力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优质资源在我区教学中广泛、深度应用。(教育局办公室 供稿)

红寺堡区教育局组织2015年春季开学工作大检查

为全面了解、掌握各校春季开学工作开展情况,3月9日至10日,教育局组成两个检查组对各校(幼儿园)开学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主要通过实地查看和查阅相关资料。各检查组科学分工,坚持检查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检查指导内容科学合理、覆盖面广、切合红寺堡区教育区情。一是开学准备情况。中小学教科书及教辅资料发放情况、各项计划制度情况、课程安排情况、学校教学设备使用前期管理和安排情况;二是教师到岗情况。三是教育行风及规范办学行为。教育收费及公示制度落实情况,涉及有无乱收费、违规乱办班、有偿补课等;四是政策落实情况。涉及学生报到及控辍保学安排情况、留守儿童校园安全、营养改善计划、校园环境及音体美工作等;五是校园安全。学校开学前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开学安全第一课开展情况、寄宿生管理情况、学生乘车安全情况及校园周边综合治理等;六是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包括加工点供餐、食品安全保障、配餐准备、组织学生进餐计划及制度建设情况;七是校园环境及音体美工作情况。开学校园环境整治、绿化美化、音体美课程开设情况等。

据悉,检查结束后,办公室和督导室将针对检查情况,包括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将形成书面材料进行通报。同时,检查组在检查过程中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严守工作纪律。(教育局办公室 供稿)

红寺堡区第二中学召开2015年春季开学工作大会

3月1日下午,红寺堡区第二中学召开了2015年春季开学工作大会,会议由书记田进福同志主持。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由校级领导针对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反思,并对开学、今后工作做出计划和安排。一是校长孙彦同志就学校此前工作情况指出不足以及对本学期学校整体工作进行部署。在对学校此前工作情况指出成绩不足是显性的存在,许多问题并未在台面上提及,具体在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都有不足;在对本学期整体工作部署中,以“一个中心、三个策略、四个重点”来进行概括,并针对学校在此前工作中的不足,提出计划和要求,就是要以实际的行动来转变学校工作现状,努力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二是副校长郭波同志就上学期在教学方面提出不足以及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整体要求,并就开学报名工作进行安排。在教学方面,提出上学期存在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下滑等问题;在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整体要求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两个提升: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并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方向;随后安排开学报名工作。三是副校长宁林平同志对德育安全工作提出要求。重点提到周末乘车及学生仪容仪表的问题。四是副校长秦玉芳同志就后勤工作指出不足及提出要求。不足在于服务滞后对学校班级管理产生影响;要求在于将工作做细、做透,就是要立足本位,做好本职工作。五是书记田进福同志对党建、团委、工会工作提出要求。党建工作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团委工作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性提高,增强与班主任间合作;工会工作注重关注教职工生活。

本次会议的召开,即对学校之前工作进行了反思,又对今后工作做出了计划和要求。(红二中姜海斌  供稿)

【校园简讯】

1. 3月3日,红寺堡区第二小学举行了春季开学首次升国旗仪式。仪式上,学校负责人发表了新学期致辞,号召全校师生新学期共同努力,营造和谐校园,让学习成为乐趣,让好习惯伴学生茁壮成长,希望每一位老师,同学都能以自己的勤奋与智慧书写新学期学习与工作的梦想之卷。

2. 3月3日下午三点,红寺堡区燕宝小学本着“安全大于天,生命重如山”的安全意识,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在政教处的组织下,对教学楼、办公楼、教室、教师食堂、门卫等重要部门的消防情况、电路的陈旧状况以及校园周边治安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

据悉,各校在开学初均组织开展了校园安全大排查活动。

3. 3月4日,红寺堡区第一小学班子成员深入捆绑的两所分校——大河一小和大河二小,对开学工作进行了督查。督查过程中,红寺堡区第一小学班子成员积极与大河中心学校班子对接,就教师调配情况进行了协商,同时对本次交流的教师提出了相关要求。 

4.3月5日,在“向雷锋同志学习”52周年纪念日,红寺堡区第一小学组织师生开展了以“让‘‘雷锋‘‘永远年轻”系列活动。晨操组织学生共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组织了“学雷锋”主题班队会,通过视频、图片等向同学们讲述了雷锋叔叔的事迹,从而使雷锋精神深入到每位学生心中。

5.3月6日下午,新庄集乡中心学校召开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启动会。会上,中心学校校长唐文忠同志作了动员讲话,教研员石千同志对本次活动作了详细安排。同时,组建了学科团队指导组,布置了网上“晒课”的具体事宜及时间安排。

【名家论教】

板子不能都打在教育的屁股上

朱永新  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中国教育很多问题不在教育内部,而是属于社会问题。

比如说收入分配。最近法国经济学家的《二十一世纪资本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本书讲的是贫富差距问题。这个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过大的收入差距,导致人们都想办法提高收入,积累财富。由于不同工作的收入差距过大,一个人想提高自己的收入,实现向更高社会阶层的流动,就得找到更好的工作,想找到更好的工作就必须上更好的大学,想要上更好的大学就要上更好的中学、小学,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问题。本来教育是推动社会阶层流动的力量,可是财富差距造成了教育差距的拉大。所以,收入差距是制约整个教育发展很重要的因素。如果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不解决,教育的诸多问题也很难解决。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战略来调节收入分配,而不能仅仅依靠教育促进社会公平。

劳动人事制度也是个大问题。现行的劳动人事制度非常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变革。以公务员考试为例,世界上大概只有中国的公务员要求大学生以上学历。一个人自学拥有了相应的能力,为什么不能通过考试成为公务员呢?当然相对来说,受过高等教育者的竞争力会更强,但是不能把低学历者排除在外。如果在发达国家,这就属于严重的学历歧视。美国一个高中生都可以做市长,没有大学背景做各种职位都有可能性。我们应该通过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从学历社会走向学力社会。上不上大学没关系,只要自己努力,照样可以做公务员,得到提升。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教育改革就难以深入。

另外还有社会保障制度。由于政府不能为全民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人们就不得不千方百计要挤进收入有保障的单位,这就是“千军万马考公务员”的动力所在。板子能只打在教育身上吗?

所以,解决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教育改革需要政治、经济、社会改革配套,当然也需要教育内部的系统变革。

从教育内部来说,教育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改革。为什么?因为民间办学的活力没有被激发出来,一个是民间财力,一个是民间智力,都没有得到释放。

中国是一个有民间办学传统的国家,但现在对民间办学的限制过多。并不是所有企业只想敛财,并不是所有企业家都想把钱带进棺材,可是,为什么那么多上市公司和富翁想投资教育而不能?关键是门槛太高、管制太严、民间财力进不来,从而民间智力也无法发挥。

以大学为例。香港科技大学十年时间建成了一个相对世界一流大学,无非是政府“以四两拨千斤”,利用马会的钱作种子基金,然后获得了社会支持,聘请了全世界最好的老师,大学就做起来了。我们内地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对办大学有严苛规定:第一,必须有五百亩地的校园面积;第二,必须先从专科开始,三年以后才有资格升本科,本科有毕业生以后才可以招收研究生。诸如此类的高门槛让社会资本望而却步。

我认为,不仅应该鼓励民间资本办大学,而且应该把现有的一部分大学交给民间去办。放眼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办这么多大学,因为政府主要精力就是办义务教育。一个国家有二、三十所国立大学,以保证国家竞争力和特殊领域人才培养,每个省有一两所省属大学为地方服务,每个市办一所市属大学,这样的高等教育格局就足够了,其他的应该交给民间去。

民间智力也可以有力地促进教育发展,但是目前受到各种限制。例如,一些中产阶级家庭不愿意

送孩子到公立学校,而是在家庭里自己办幼儿园或学校,却往往被禁止或取缔。

其实,微小学校是教育应该鼓励的方向,中国应该像鼓励微小企业一样,鼓励微小学校的发展。中国的巨型学校太多了,动辄几千、上万学生。俄罗斯的学校平均就是六百人,而且是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所以校长基本上能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整个学校就像大家庭一样,这种教育环境是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巨型学校是最工厂化、最流水线化的办学模式,不是个性化的办学。

除此之外,真正的社会智力人才也没有进入到教育领域。例如,艺术家、作家完全可以进入学校,成为驻校画家、驻校诗人,学校不但增添了人才,而且增加了吸引力。现在政府的各种研究机构过多,实际上国外相关机构和研究人才主要在聚集在大学里面。应该通过制度设计,把社会的优秀人才放进教育机构里去。还有,可以考虑把退休教师、退休科技人员等人才组织起来,到农村边远地区去支教。

只有通过改革,吸引民间财力、智力进入教育领域,教育发展才会焕发活力。

如何扎扎实实地有序推进教育改革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开展全民教育大讨论,形成教育改革的基本共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多次被提到议事日程,一些地方和学校的草根变革也悄然进行。但是总的来说没有形成浩荡之势,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变革。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社会没有形成对于改革的共识。尤其是对于“什么是好的教育”、“教育究竟应该把孩子们带向何方”、“究竟是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等根本问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许多改革刚刚开始就受多方掣肘,步履艰难而往往半途而废,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各方意见不一。我一直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全体公民对教育的关注与理解程度。所以,有必要像当年真理标准的讨论一样,开展一场什么是好教育的全民讨论,提升整个民族的教育素养,形成教育改革的全民共识,为接下去的行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注重市场的力量,鼓励民间资本和智慧进入教育。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入市场的机制和第三方力量变革教育。所以,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充分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好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构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多元评价的良性体系,并通过立法保障实施。

法治滞后也是中国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教育当然同样如此。法治仅仅强调操作显然不够,其基础必须是完善立法。而我国的教育立法,长期滞后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都已经实行了数十年,许多条文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目前来看,调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学校与教育者关系、学校与受教育者关系的法律规则,显得非常薄弱和欠缺。这样一来,教育关系的相关领域存在着明显的法律真空地带,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以《学校法》为例,建立现代化的学校制度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但是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至今却没有一部与之相对应的法律。而现实生活中,出现越来越多与学校相关的法律纠纷。因此,我多次呼吁制定《学校法》是当务之急。

总之,教育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推进教育改革,需要有勇气、有耐心,积极稳妥,还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配合与支持,需要劳动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配套改革。(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4年11月)

【国际视野】

韩国:教师轮岗这道“”韩国咋跃过

韩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试点教师轮岗改革,如今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教师定期轮岗互换制度,值得我们借鉴。

目前,韩国教师定期轮岗制度已经实施了40余年,积累了成熟的经验。韩国实行中小学教师互换制度,为确保韩国学校师资水平和地区间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韩国教师定期轮岗制度发展历程及经验教训,值得关注和借鉴。

地区教育发展失衡,定期轮岗制应运而生

20世纪70年代,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韩国城乡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差距也随之日益拉大。学校明显呈现出一流、二流和三流等差异较大的不同层次。除了学校硬件差距较大外,学校间师资力量和水平更是严重失衡。岛屿、偏僻地区及农村、渔村等边远偏僻地区学校教师的水平较差,而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教师的水平则比较高,另外,加上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教师收入的差距,边远偏僻地区教师都千方百计地调动到城市学校,导致教师单向向上流动的现象比较突出。

韩国政府为了消除学校间差距、保障入学机会均等,着手限制学生任意择校,并开始大力推行均衡、标准化的“平准化教育”,力图促进中小学教育质量在达到标准、均衡的基础上实现统一和公平。1967年,韩国颁布了《岛屿及农村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该法明确规定,国家对这些地区要优先支付所需基本办学经费。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着力提高岛屿、偏僻地区及农村、渔村等地区学校教员水平。为此,政策举措之一就是学习借鉴别国的教师定期流动制,以促进校际师资的均衡配置。

教师的流动区域方面,主要考虑流入和流出学校两地间的距离、交通等地理条件以及文化设施配套程度等要素,宗旨和原则是尽量保障满足教师的居住地或者希望工作的区域等要求。为此,韩国《教育公务员任用令》规定:“为防止任用者或任用提名者所属教育公务员在同一职位或地域上长期工作而引起懈怠,通过实施人事交流计划,来有效履行教师的工作职责。所有教师在一所学校连续任职2至5年,都必须在本地区内的学校间流动换班。”以此为标志,韩国的教师定期轮岗开始步入制度化发展轨道。

结合本国教育实际,制度日趋规范和完善

自从实行教师定期轮岗制度以来,韩国中小学教师定期轮岗的操作程序既注重满足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的需要,又充分尊重教师流动的意愿,做到了流动过程科学、有序、规范、公平,其主要内容如下:

在流动区域范围方面,韩国教师流动制度的具体制订和实施由各道教育厅负责,这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师管理权限相一致。因此,在安排教师定期轮岗时,首先要考虑其居住地的方便性,一般不会安排教师流动到离家很远的地方,教师流动轮岗的范围也相应地限于本地区即道和广域市行政区域内(相当于我国的省和直辖市)的学校,一般距其居住地不会超过90分钟的车程。如果超出90分钟车程,道教育厅要给予教师相应的安家费以及住宿和生活补贴等福利待遇。

不过,为了促进城市与岛屿、偏僻地区及农村、渔村等地区学校教师质量水平的均衡发展,韩国政府规定,给岛屿、偏僻地区教师优先进修培训的机会,并由地方自治团体支付进修培训所需经费。同时,政府要求新进教师首先必须在岛屿、偏僻地区及农村、渔村等边远偏僻地区学校任职,然后才有机会通过参与定期轮岗流动到城市学校。为了鼓励教师流动到农村偏远地区工作的积极性,韩国政府还规定按照地区级别对不同地区学校工作教师支付岛屿、偏僻地区津贴。例如,对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师每月支付10万韩元的住宅补助津贴。

在流动年限方面,政府规定,每隔2至5年,教师都要在本地区学校之间进行调动换班,以保证各学校之间特别是城乡学校之间师资水平的均衡发展,避免城市教师过剩而边远地区师资缺乏的现象。一般而言,韩国教师每隔2至4年就要在本地区学校之间流动换岗一次,以确保城乡学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然而,韩国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年限在全国并不统一,具体流动政策由各道和广域市教育厅结合本地区实际予以调整,而且每年都要调整,从而确保各校师资均衡配置。例如,韩国大邱市规定中小学教师4年须流动一次,而庆尚北道规定的流动年限为5年。原则上,专业性比较强的教师岗位以及校长、校监的工作调动在每年的3月1日和9月1日两次实施,而普通教师的工作调动在每年的3月1日实施。

制度设计以人为本,根源上杜绝政策漏洞

韩国定期轮岗具体实施流程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每年由各道和广域市教育厅根据本地各校教师余缺具体情况制定和发布教师流动轮岗计划。在一所学校任职达到规定年限而要流动的中小学校长、校监和需要参与流动的中小学教师,由本人先提出申请材料,表达流动意愿,每人可以向所在地区教育厅申请4所愿意去工作的学校。

其次,政府部门负责计算教师的流动分数。流动分数是韩国对教师近年来工作经历和业绩的综合评价,也是教育主管部门考虑是否满足该教师流动意愿的主要依据。流动分由工作经历分数、工作业绩分数和特殊加分分数构成。

具体而言,工作经历分数包括一般经历分数和特殊经历分数。经历评定依据是每位教师的人事记录卡。一般经历分数由地区分数(不同地区学校有不同地区分数,这由各道教育厅规定) 乘以教师任教年限而成,特殊经历分数是指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从事特殊教育或超工作量的得分。工作业绩分数由考核分数和另加分组成。考核分数是教师的年度工作评价,由学校考核打分,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学校或教师本人受到上级部门表彰奖励的,教师可获得另加分(由集体实绩分数、研究实绩分数和褒奖分数组成)。集体实绩是学校获得国家或地区以上集体综合荣誉,研究实绩是和教师个人、学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学科竞赛中获奖,褒奖是教师个人受总统、教育部长和校长的表彰。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特殊加分指对有特殊教育经历或者专业特长的教师,在评定时把这些经历或特长换算成相应分数,作为该教师晋升评定分的一部分。加算分制度分为全国共同加算分和地方特色选择加算分。例如,教师到教育部长指定的研究学校工作或者在国外教育机关工作等,全国的加算分标准一样;在偏远地区、特殊学校任教或者获得国家技术资格证等,根据所在地的加分标准进行计算。另外,教师有下列3种特殊情况之一的可以获得加分:家里有70周岁以上父母;配偶曾是教育公务员但现在已经死亡;配偶没有工作并且有孩子需要抚养。

再其次,由道和广域市教育厅决定流动学校。道和广域市教育厅主要根据教师流动分数,同时考虑其居住地和个人意愿来综合决定教师流动的学校。韩国中小学教师分为校长、校监(相当于副校长,但又和一般意义上的副校长不同)和教师。道和广域市教育厅主要根据教师流动分数,同时考虑其居住地和个人意愿决定教师流动的学校。对校长和校监流动安排则有所不同,他们流动到哪所学校并不根据流动分数,而是由道和广域市教育厅根据他们的教育经历、工作实绩、居住地、教育需要,同时考虑个人意愿等因素综合决定。不过,韩国中小学教师的定期轮岗也有特例,不搞“一刀切”,而这正是该项制度获得成功的秘诀所在。譬如,韩国教师流动政策规定,学校有体育竞赛、科学教育、英才教育等办学特色,教师具有特长并有工作实绩,校长需要教师留任,教师可以提出申请,经道和广域市教育厅长官批准可暂不流动。另外,如果夫妻双方都是教育公务员,其中一方已经在艰苦地区工作,其配偶也可以不流动。再就是父母、配偶、子女或自己精神、身体有残疾的也可以不流动。

最后,韩国教师定期轮岗的义务性以切实保障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为前提。为此,韩国政府先后出台并完善了一系列配套鼓励和补偿措施,作为保障教师定期轮岗政策的配套措施。譬如,韩国法律规定公立学校教师属国家教育公务员,并确保其工资待遇比其他行业公务员都高。而且,韩国教育部规定,教师无论轮岗到哪所学校任职,经济待遇及各项福利都是一样的。同时,韩国政府还制定了其他政策法规来确保对流动教师进行利益补偿。总而言之,参与定期轮岗教师的个人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因此,韩国教师都非常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愿意服从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调配。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定期轮岗制度比较完善且操作相对科学公正,很少有韩国教师对流动制度表示不满。如今,韩国已基本消除择校现象,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全部就近入学。不过,美中不足的是,部分地区教师流动年限过短,致使教师频繁流动而影响了教育工作的连续性。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年10月22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