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县借助金融杠杆实施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28.09.2015  10:43
发布时间: 2015-09-28 10:10

编者按 :近年来,盐池县深入贯彻国家和自治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积极创新金融扶贫模式,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务院扶贫办对盐池县金融扶贫经验予以高度评价,并称“金融扶贫南有麻阳、北有盐池,盐池模式就是麻阳模式的升级版”。现将盐池县金融扶贫经验做法予以刊发,供各市、县(区)借鉴学习。

近年来,盐池县深入贯彻国务院和自治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确立了“依靠金融创新推动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总体思路,建立了“千村信贷、评级授信、资金捆绑、小额信贷”等金融扶贫模式,将国家支持资金、财政扶贫资金与金融产品和富民支柱产业有效嫁接,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形成了政、银、企、社、民联合推动的“五位一休”扶贫发展格局,做到了政府行为与市场力量,政府扶持与群众自力更生的有机结合,彻底改变了过去给钱给物、打卡到户的帮扶模式。2014年以来,通过金融扶贫创新,累计撬动金融机构信贷资金23.7亿元,受益农户25405户,有效破解了贫困群众发展的产业资金瓶颈。

一、创新机制,捆绑资金,破解农户发展产业资金难题

盐池县以国家和自治区金融扶贫政策为依托,积极创新金融模式,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推进金融扶贫。一是做实互助资金,培植诚信环境。2006年互助资金项目试点以来,盐池县严格实行“2242”的管理运行模式,即将利息的20%滚入资本,20%作为公益金,40%作为运行成本,20%作为风险准备金,在资金监督、借款的发放和回收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互助资金安全稳定运行。目前,互助社已发展到91个,资金总量达9100万元,累计发放借款2.16亿元,受益农户达10303户。通过广泛宣传、规范管理,使“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观念深入人心,逐步改善了农村信用环境,借款始终保持“”违约。互助资金产生的收益还有效解决了“空壳村”问题,特别是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二是实施“千村信贷”,拓宽资金渠道。对既有发展愿望、又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盐池县以自治区“千村信贷”金融扶贫工程为契机,与信用社合作,对获得互助资金借款后仍不能满足资金需求的社员,由互助社推荐,信用社优先办贷,给予放大1倍-10倍的贷款,并根据贷款额度给予不同档次的优惠,同时,享受自治区贴息政策。目前累计为7483户社员捆绑信贷资金4.86亿元,财政贴息243万元,信用社为群众直接让利420万元。三是用活“双到”资金,变“输血”为“造血”。扶贫到户、责任到人的“双到”扶贫资金有其优点,但易滋生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盐池县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改变过去“双到”资金直接发放到贫困户的做法,将“双到”资金注入互助社,作为贫困户的入社股金,互助社给予贫困户1万元的贷款优惠。资金仍不够用的,信用社再按1:10的比例放贷,农户可享受利率优惠。该模式将扶贫资金转化为贫困户的发展资金,最大化地发挥了扶贫资金的杠杆作用,不但缓解了贫困户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同时还引导他们走上了依靠产业实现增收的路子。

二创新服务,评级授信,架设农户与银行的连心桥

盐池县从强化服务入手,建立村级金融扶贫便民服务中心,与金融机构携手合作,为贫困户提供方便、快捷、精准的金融服务。一是创新评级授信系统“631”模式。建立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评级授信系统,改变原有评级授信标准,将贫困户的诚信度占比由10%提高到60%,家庭收入占30%,基本情况占10%,降低了贫困户评级授信门槛,缓解了群众贷款难问题。二是创新评级授信制度。实行“一次摸底、四级评审、两轮公示”,即由扶贫办、信用联社、互助社组成评审小组,先对贫困户进行逐户摸底调查,然后由村互助社、县扶贫办、乡信用社、县信用联社逐级评审,再由村两委、信用社进行公示。评级授信分为:A级贷款额度为5万元-10万元;B级贷款额度为2万元-5万元;C级贷款额度2万元以下,每2年-3年评定一次。目前已完成贫困户评级1853户,其中授信816户,授信贷款6482万元。三是创新“富农卡”扶贫信贷。对获得ABC评级的贫困户,信用社专门打造了“富农卡”金融信贷产品,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利率优惠”政策,即贫困户用时随时支取,利率按季还清;不用时随时归还,不产生利息。同时对C级贫困户贷款全部按基准利率执行。该项政策的实施,使诚实守信的贫困户得到了实惠,特别是解决了贫困户贷款贵的问题。目前,通过“富农卡”已为试点村156户贫困户发放贷款862万元。今年年底前25个重点贫困村完成评级授信,2016年实现74个贫困村全覆盖。

三、创新运作,产业支撑,构建农户与企业利益联合机制

盐池县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协调信用社、农业银行、宁夏银行、邮政储蓄等多种金融机构和龙头企业,以特色产业为纽带,由金融机构为贫困户量身打造金融产品,建立贫困户与企业利益联结机制,采取直接帮扶、合作帮扶等办法,改变群众单打独斗的局面。一是以地缘为基础的“小额信贷”社区互助模式,以村为单位,与盐池县惠民小额信贷公司在2个互助社试点,将互助资金作为担保基金,企业以放大10倍的贷款批发给互助社,由互助社对资金需求量大的农户发放贷款。目前已为331户社员放贷1475.5万元,户均4.45万元,是互助社资金借款的9倍,延长了互助资金持续发展的“链条”。二是以业缘为基础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合作模式。以滩羊产业为纽带,鼓励“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增收。余聪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是盐池县的滩羊产业龙头企业,通过政府牵线搭桥,该公司与基地农户签订协议,将企业资金抵押为农户担保贷款,由农户按企业需求养殖滩羊,公司以市场价统一收购。贷款发放采取每3户-5户大户与1户-2户贫困户联保的机制,实现企业和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目前,项目已覆盖19个互助社560户社员,累计发放贷款8900万元。该县2013年引进的滩羊规模养殖企业多司得公司,将10个贫困户作为养殖基地,成立专业合作社,优先推荐贫困户入社,实行订单式养殖。为基地的农户贷款给予担保,同时向贫困户提供养殖技术,统一养殖盐池滩羊,统一饲喂、购销。当市场低于滩羊养殖成本时,按市场价上浮8%收购。这样既保障了企业拥有稳定优质的羊源,也消除了养殖户的养殖风险,实现了“滩羊保种扩量、企业农户共羸”的目标。

四、创新管理,强化保障,实现贫困群众可持续发展

一是创新“1+2+X”管理机制,“1”即成立县金融创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开展金融扶贫等重点工作;“2”即充分发挥县互助资金管理中心和村级互助社在推进金融扶贫方面的支点作用;“X”即搭建政银企联席会议平台,引导县内各金融机构、信贷公司和企业共同参与,为金融扶贫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创新建立扶贫信用担保公司。为确保金融扶贫等金融创新工作顺利展开,县政府牵头设立了盐池融盐扶贫信用担保公司,县财政出资2000万元,引导龙头企业入股8000万元,形成规模上亿的担保基金,可撬动银行10亿元的信贷资金,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池”,定向、精准扶持滩羊等优势特色产业,为产业扶贫特别是贫困户发展增收保驾护航。三是创新考核奖惩机制。将金融扶贫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对扶贫贷款覆盖面、回收率等主要指标进行具体量化,统一考核奖惩。同时,县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金融扶贫资金作为奖励资金,切实发挥激励促进作用。四是创新风险防范机制。凡是入社的社员按照五户联保的要求编入互助联保小组,联保小组实行连带责任风险共担。互助资金利息的20%为风险准备金,2013年、2014年共提取风险准备金75.2万元,为互助社社员购买了小额意外保险,2012年该县曾记畔村在全区首创为社员购买意外保险,有4户社员获得借款全额理赔。

(摘编自盐池县专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