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倡导新型婚恋观 为人情"减负"

14.05.2018  11:42

  5月12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明办主办,宁夏报业协会承办的“移风易俗乡村行”主题集中采访活动走进银川市永宁县,通过挖掘有温度、接地气、生动鲜活的故事,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乡风文明建设新成就,为进一步遏制“高额彩礼”、大操大办和薄养厚葬等不良风气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省点钱给孩子们比啥都强

  5月12日,永宁县李俊镇许桥中心村村民姚辉来到村民俗服务中心,看环境,问价格,这里能让女儿婚事的操办省去近万元,是她没想到的。

  姚辉的女儿本月底结婚,她掰着手指算过账,餐厅的酒席一桌至少近千元,再加上租车等其他费用,这喜事办下来,少说也要两三万元。

  “老姚,你忘啦,咱们村提倡红白喜事不要大操大办,去年还成立民俗服务中心,你可以在那里办呀。”邻居老王的话提醒了姚辉,“对对对,这是好事,我去问问。”姚辉赶紧骑车来到民俗服务中心。

  民俗服务中心分为两层,一楼为厨房和白事办理场所,二楼专门办理喜事,舞台、音响、婚庆装饰一应俱全,“我们这里免费提供场所和厨具,你们可以请厨师过来加工,最多能办10桌,每桌宴席不能超过600元。”李俊镇工作人员带着姚辉转了一圈,“场地不错,比我们在镇上看的餐厅还好呢,而且价格合适。”徐辉很满意,“我们生活不富裕,村上给我们减轻负担,肯定乐意,很多人都想开了,婚礼不过是个仪式,何必在这一项上过度地铺张浪费,今后过日子还得细水长流,我这就给亲家打电话。

  “这是新事新办,省点钱给孩子们比啥都强。”亲家一口同意了在民俗服务中心办喜事的想法,姚辉便定下了场地。

  据李俊镇工作人员介绍,自2017年9月份成立民俗服务中心以来,已为50余户群众办理婚丧嫁娶事宜,既有效解决了群众住上楼房后办理红白事没有固定场所的问题,也使婚丧嫁娶的费用真正降了下来。同时,许桥中心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先后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和《文明宴请公约》,并向居民发放了倡议书,鼓励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让婚姻回归到携手过幸福生活的本质

  在离许桥中心村不远的魏团村,村民齐立娟在许多人还在为要多少婚嫁彩礼头疼时,做出了个嫁女儿不要彩礼的决定,让周围村民拍手称赞。

  其实,这已经不是齐立娟第一个“与众不同”的行为,“30多年前,家里有男孩才能抬得起头,我生了两个女儿后,亲戚朋友们都劝我再生个儿子,可那时生活条件不好,如果有了男孩,女儿们肯定没机会上学,和丈夫一商量,我们决定不生了,好好培养女儿。”齐立娟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对女儿们的爱完全不亚于对男孩,邻居家的男孩有什么,她就想办法挣钱让女儿也有,而两个女儿也十分努力,大女儿博士后毕业留在复旦大学工作,小女儿也拿到了硕士学位。

  几年前,两个女儿出嫁,周围人都告诉齐立娟:“你把她们抚养得那么优秀,付出了不少,多要点彩礼吧。”可齐立娟却说:“只要女婿对女儿好,比要多少彩礼都强。”她和丈夫、女儿商量后,一致决定不向新郎家要一分钱彩礼。

  “这几年,村里一直宣传倡导文明新风,还发放了移风易俗树新风倡议书,提倡婚事新办,我觉得很有道理。两个孩子结婚后过得好,比啥都强。”齐立娟感慨地说,善解人意的孩子、开明通达的家长,让女儿们的婚姻真正回归到携手过幸福生活的本真。现在,一家人和和气气的,十分美满。

  姚辉和齐立娟为破旧立新树了个好榜样,与此同时,永宁县围绕一个村训、一个村规民约(市民公约)、一批家规家训、一个红白理事会、一个道德积分榜、一批最美人物和星级文明户、一个道德主题广场、一批文体活动队、一个道德文化长廊、一个道德讲堂、一个志愿服务队、一个村史馆的“十二个一”要求,引导群众树立新型婚恋观、弘扬孝老敬老传统美德,让移风易俗、遏制陋习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记者 肖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