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力保2.76万人明年全部脱贫

23.05.2016  12:41
 

    日前,银川市研究出台《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2016年-2017年银川市集中攻坚脱贫,2017年在全区率先实现脱贫摘帽,确保2020年全市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根据《意见》,银川市计划在2016年2017两年对全市建档立卡2.76万贫困人口通过产业发展脱贫8800人,劳务输出脱贫8861人,教育培训脱贫2000人,政策兜底脱贫8000人。其中,2016年实现脱贫13351人,23个吊庄移民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2017年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销号,13个生态移民村全部脱贫摘帽。

    产业培育

    市扶贫办负责人介绍,依托企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乡村“能人”,结合群众意愿,选择适合的产业,增强自我“造血”能力,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户有1-2个稳定增收的产业项目。

    扶持农村电商

    《意见》明确提出,对移民地区村级电商服务站每个补助3万元,每村培育电商致富带头人1名以上,每人扶持创业流动资金1万元。

    对移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本土产品线上销售每年达到1000单以上的部分,按每单交易业务0.5元的标准进行物流运费补贴,补贴最高不超过5000元,实现“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功能。

    提高贷款额度

    专项安排资金500万元,各县区配套200万元用于金融扶贫和扩大互助资金运行总量,到2017年,力争总规模达到1.6亿元。

    对金融惠农计划提出目标,将互助资金的贷款额度由目前的每户6000元提高到10000元。

    对于入股困难户可实行赠股,使互助资金入户率达到80%以上。

    实行财政基础利率

    推进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生态移民户提供5万元以下扶贫小额贷款,由财政按基础利率贴息。

    支持科技扶贫项目

    对两年内引领贫困村200户以上农户新增纯收入累计达到100万元以上的科技扶贫示范项目,给予5万元补助。

    在贫困村实施科技创新或成果转化的项目,经评审按照科技投入的10%给予资金后补助

    经自治区级以上认定审定或从国外引进适合本地化的技术成果,首次在贫困村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示范并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的,每项给予10万元补助

    支持文化扶贫项目

    集中实施兴庆区农民文化大院改造提升、金凤区农村少儿公益艺术培训、西夏区西马银文化扶贫、永宁县闽宁镇文化扶贫、贺兰县移民村文化示范点、灵武市规范化农民文化大院建设等文化扶贫项目。

    卫生医疗

    对贫困地区50岁以上居民每年开展一次普惠性健康体检。

    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及孕期优生筛查等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现重大疾病早防早治,减少因病致贫返贫。

    开展学校儿童免费健康体检和结核病筛查。为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免费镶牙的“口福行动”。

    教育支持

    对贫困家庭幼儿学前教育阶段的保教费、生活费给予补助,力争贫困地区农村学前3年入园率在2017年达到70%,2020年实现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

    对建档立卡户中特困户子女参加初高中以上学历教育的,在享受国家和自治区的相关政策基础上,每生每年给予交通生活补助1000元。

    对贫困家庭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在城镇有稳定职业的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符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条件的,优先纳入城市保障房政策体系。(记者 姬恒飞 )

 

  来源: 银川晚报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
银川6家银行网点受理住房公积金业务
    从“入厅”办理变“出厅”办理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