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冬牧70黑麦复种模式效果凸显

13.11.2015  17:43

  近期,区农技推广总站通过对2014年秋冬季在灵武市、利通区、青铜峡等县区开展的冬牧70黑麦复种籽粒玉米、鲜食玉米以及复种水稻等6项试验数据分析和效益对比得出:冬牧70黑麦复种两熟制优势明显,效果显著。2015年秋冬季我区冬牧70黑麦种植面积已扩展到4.62万亩。

  一是利用了土地资源。按照我区以往的耕作模式,每年11月份至翌年4月份,灌区很大一部分耕地闲置,土地利用率不高,土地资源浪费。冬牧70黑麦每年在10月份播种,翌年5月份上中旬收获,正好是利用了土地闲置时间,增加了秋冬季节的绿色植被,延长了绿色覆盖时间,减少了秋冬季节的地表裸露,有效地控制了农田冬春起尘,防止农田沙化,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二是调整了耕作结构。根据2014年数据结果显示,我区引黄灌区粮食播种面积431.5万亩中,单种面积达到400万亩以上,占全区粮食播种的92%以上;小麦套种玉米两熟制面积仅为20-30万亩,占全区粮食播种不足7%。冬牧70黑麦5月份收获后可复种水稻,在6月上中旬收获可复种籽粒玉米、青贮玉米、鲜食玉米。与冬春麦后复种相比,一季变两季,复种两熟,改变了以往的耕作方式,促进引黄灌区耕作制度改革和种植业结构调整。

  三是促进了畜牧发展。根据调查统计,到2014年全区羊家畜饲养量达到2993万羊单位(奶牛相当于8个羊单位、肉牛相当于5个羊单位),需要饲草1169万吨(干物质),精饲料324万吨。目前我区秸秆和牧草资源的总量仅为795.4万吨,缺口373.6万吨,精饲料缺口95.47万吨。利用秋季作物收获后冬春空闲土地种植冬牧70黑麦,早收后复种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平衡粮食和草畜的争地矛盾,实现种养结合、农牧结合、饲粮结合。同时,利用冬牧70黑麦春季收获的有利时间,可以为畜禽提供春季青绿饲草,改善了常规的饲草只能为畜禽提供夏秋季节的青绿饲料和晾制过冬干草,不能为畜禽提供青绿饲草的问题,有效地缓解了畜牧业急剧发展对饲草的需求,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四是增加了农民收入。2015年冬牧70黑麦示范测产结果表明,鲜草产量亩产2.74-3.04吨,干草亩产528-608公斤,以每吨干草价格1600元出售,冬牧70黑麦亩产值844.8-972.8元,亩净产值344.8-472.8元。复种籽粒玉米亩产在727-889.7公斤(采用中熟籽粒玉米)。每公斤2元计,亩产值1454-1779.4元,亩净产值914.7-1240.1元;两茬合计亩净产值1259.5-1712.9元。复种水稻亩产在569.8-673.2公斤;每公斤2.5元计,亩产值1424.5-1683元,亩净产值664.5-923元;两茬合计亩净产值1009.3-1267.8元。复种鲜食玉米单产4239.2棒,亩产值2544元,亩净产值1644元,两茬合计亩净产值2298元。两茬复种净产值均高于冬麦后复种的合计亩纯收入。       

  (综合科  杨俊丽  粮油科  杨晓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