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正式开始大学校园生活
宁夏首位盲人高考生入学本报记者全程陪行老师一起商量如何授课同学们和她相谈甚欢
黄莺正式开始大学校园生活
老师们和黄莺(右二)一起商量授课和学习计划。
9月7日黄莺到校后,校友们的朋友圈、QQ群里,她的一举一动受到关注。“终于见到本人了!”昨日上午的新生教学选课间隙,她的同学们和母女俩相谈甚欢。
选完课,黄莺也就要正式开始大学校园生活了。得知妈妈韩会萍这几天就要离开武汉时,有同学直言不讳,说还以为阿姨要陪读呢,也有人好奇黄莺为什么不选宁夏当地的学校,“这么远不方便啊。”
“我从小学开始就一个人在外念书,挺独立的。我跟妈妈说,银川有黄河,青岛有海,武汉有长江,我上学看来是跟水杠上了!”黄莺的回答逗乐了大家伙。
相较于其他学科,由于读屏软件无法准确扫描读出英文和图形,英语和数学是黄莺学习方面的难题。昨天下午,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的5位老师聚在一起,和黄莺一起商量今后英语学习和考试如何进行。
本着公平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老师们决定12日的英语分级考试,黄莺单独参加考试,并适当延长考试时间。“既然高考有了盲人试卷,以后的四六级英语考试,我们会联系教务处向国家相关考试部门建议,应该有盲文试卷。”
作为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中唯一设有残联的学校,武汉理工大学残联近年来已为200多位残障大学生、研究生提供服务和帮助,保持了残障大学生就业率达到100%。外国语学院的英语老师王开健说,学校既然把黄莺招进来,也在努力和摸索,为了让各种各样的学生都能享受公平教育的机会,总需要有个开头,“我们愿意带这个头。”
■记者手记
希望每个特殊孩子都能是幸运的孩子
今年是我国首次为残疾人参加高考专门制定规定,尤其是提供盲文试卷,从“一个人的考场”,“成绩超出一本,可报志愿甚少”到“我区首位盲人考生被武汉理工大学录取”,如黄莺自己所说,一路走来,她是幸运的。
记者也将结束这次全程陪行黄莺的求学之路,真希望有一天,每个特殊孩子都有机会和正常学生一起,在象牙塔里学习、生活。黄莺的经历给了我们希望:只要开始,行则将至。
记者 杨晓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