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与农——推动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银川篇

26.10.2019  20:30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这个发源于青藏高原,一泻千里的大河,在“雄鸡”的版图上划过一个蜿蜒的“”字,而后一路向东涌入大海。它所经流域,既造就了千里沃野良田,也有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还曾一度饱受断流之苦、淤积之痛,生存陷入险境,其水情之复杂,治理任务之艰巨,管理保护之难度可想而知。

  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五省区位于黄河“几字湾”流域,属于能源富集区。

  当水是定量,人是增量,经济发展是变量时,这道人与水、工与农的题如何解?

  水权转换,破解企业之渴

  水,从来都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在水资源总量难以增加的情况下,出路只有一条——在农业节水上“挖潜”。2003年,宁夏开始推进水权改革,生存与发展的难题,人与水的供需矛盾、工与农此消彼长的僵局被逐一拆解、打破。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第一个吃螃蟹”。2003年12月,宁东供水工程开工,2005年6月正式供水。供水水源从黄河取水,供引水量来自宁东基地各用户通过水权转换得到的用水指标,即从国家每年分配给宁夏的40亿立方米黄河水指标中节约出一定的水量,通过水权转换,把农业节约的水量有偿转让给工业,政府和企业按比例出资,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这是宁夏实施水权转换的成功实践,也是宁夏水利由传统的农业灌溉水利向工业、生态供水转变的一个成功范例。宁东以占全区5.4%的耗水量,撬动了全区近半经济总量,确保了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截至目前,宁东供水工程已累计向宁东基地供水12亿多吨。

  火电企业每投入1元多能获得1立方米水的使用权,工业生产用水有了保障,国家能源集团、中石化、神华集团、宝丰能源集团等能源巨头纷纷落户宁东。

  水往“”处流,倒逼企业“脱胎换骨”、技术改造升级,实现效益最大化。2014年起,宁东基地连续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科技投入,利用信息化手段研发应用了水资源全过程管控系统,年节约新鲜水量120万吨,近几年已实现废水零排放。

  随着国能集团宁煤公司7.2万吨/日工业废水“近零排放”工程和中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有限公司1万吨/日“近零排放”工程的建成投用,实现了基地大中型企业工业废水不外排,30万千瓦以上机组废水全部循环利用。

  宁东基地开展水资源税改革试点,2018年收缴水资源税超过1亿元。今年,改变单个项目编制水权转换报告和一次性交纳水权转换费用的模式,水权转换费按企业实际用水量随水费一并征收,为企业减负。

  目前,宁东基地相关部门正研究制定中水回用补贴政策,充分调动企业中水回用的积极性,实行阶梯水价,倒逼企业提标改造,进一步提高中水回用率。加大矿井水的利用,优先配置中水和矿井水。

  宁东基地管委会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去年开始,宁东基地率先开展水权交易试点,促进水资源区域间、行业间的优化配置,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从吴忠市利通区交易水权转换指标1485万立方米,率先走出了一条市场化优化配置、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和现代化管理的成功之路,开辟了新的治水用水思路。

  水权改革,顺应农村之需

  水权转换给了工业,农业用水会不会不够呢?事实证明,企业出资实施“点对点”节水改造,灌区节水支持工业发展,赋予了工与农此唱彼和的更多可能性。

  从向政府“要水”,到去市场“找水”,观念一变天地宽。水权、水价、水市场机制,加上条件优越的引黄灌区,使企业看到了商机,大禹节水、京蓝科技、潞碧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陆续落地宁夏投资创业,助力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

  今年以前,贺兰县常信乡于祥村的村民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家田边的土沟渠能“套上”时髦的PPP项目,只用了1个月,多年失修的10多公里的渠有了新模样。“以前年年淌水耗时耗力耗水,有时疏于管理,还发生纵水入沟的情况。现在灌水时间短,水量少,还能够满足田地需要。”村支书周新社说,更重要的是,灌溉用水量减少,水费也少了,农民负担减轻了。为了节水,农民也会自发调整种植结构,减少甚至取消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反而有利于增收。今后,若实现精准灌溉,将每一滴水用足用好,至少还能节水40%。

  2017年,贺兰县作为全区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试点县,着力推进融资体制改革、水价水权体系改革和高效节水灌溉改造。2018年11月,该县与两家企业组建了SPV公司即京蓝沐禾(贺兰县)灌溉服务有限公司,编制实施方案,探索水利“投、建、管、服”一体化模式。常信乡通过先行先试,建设完成了现代化生态灌区管控中心,部分渠道初步实现了测控一体化和灌溉用水精细化管理。

  未来,贺兰县将逐步完成约60万亩农业灌溉设施的现代化、自动化的建设、提升和配套改造工作。到2022年,新增高效节水面积10.18万亩,高效节水面积达到22.3万亩,比例达到37.05%。将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8提高到0.55,实现每年节约农业引黄灌溉用水约2600万方的节水目标。水利现代化、信息化管理覆盖率达到95%以上。

  据测算,灌区一方水能浇出3.63公斤粮食,发展特色产业最高实现80元的产值。水,不光在农业上“大显身手”,在工业上也“流光溢彩”。目前,单方水效益已由原农业领域的2.9元跃升至工业的156元。“农业综合节水-水权有偿转换-工业高效用水”的水权转换模式,开创了宁夏用水新思路,让工业、农业、企业、政府携手发力,一举多赢,共谱高质量发展的“黄河大合唱”。(记者 徐佳敏 贾莉)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