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桥:启动银川双核时代
黄河大桥:启动银川双核时代
为未来预留空间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天下黄河富宁夏”,尤其是在银川平原,母亲河上千年的冲刷,造就了沃野千里。在银川城市发展进入新千年后,与黄河之间的农业联系,渐渐被更为深入的经济纵深所取代,而三座正在建设的黄河大桥,成为这种纵深的必要条件。
对此,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徐广国如此评价:“要进一步放大黄河的综合效应,从农业向生态、产业和民生多方面转变,推进银川从‘阅海时代’向‘黄河时代’跨越,使黄河穿城而过,为未来发展预留出良好空间。”
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2015年年初,在一场关于黄河大桥的论证会上,一家投入数十亿元的景区项目,正谋划在滨河新区黄河大桥旁修建匝道,以方便来往游客的进出。
早在滨河新区黄河大桥刚刚立项之后,就使得整个新区的经济含金量瞬间成倍扩大,过往寸草不生、环境恶劣的荒地,在自然环境改造之后,加上黄河大桥的联通,成为吸引投资的最大筹码。
根据规划设想,这些黄河大桥建成后,将连接起宁东基地、滨河新区和内蒙古上海庙工业园区,形成产业聚集优势,对推动银川沿黄河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三座大桥拓宽融资新模式
2013年,银川接连开工建设三座黄河大桥,从融资概念上讲,这三座大桥的投融资模式,也拓宽了银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模式。
三座大桥并非单纯政府投资,而是采用多种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如永宁黄河大桥项目是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投资建设的第一个BOT(民间兴建营运后转移模式)项目。滨河黄河大桥则是吸纳上海绿地控股投资公司投资建设。另一座兵沟黄河大桥也烙上了浓浓的民资印记。
对于银川而言,由政府单方面投资建设三座黄河大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沟通东西两岸,发展城市副中心的节奏却不能停止,因此更加灵活的融资模式,不仅符合国务院对于地方政府进行BOT和PPP模式(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要求,也符合科学使用财政资金的要求。
甚至,由于民间资本的进入,工程质量也有了保证,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项目负责人高向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公司本身参与的投资项目,建设过程更加“不敢有一点马虎纰漏”。
有力带动旅游业等产业发展
可以说,银川未来多座黄河大桥沟通东西的局面,不仅带活了滨河新区等经济区域的交通,更让黄河本身成为更重要的交通通道,形成一横多纵的黄河交通网。
2015年4月初,黄河银川段航道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全面开工。该项目总投资4.5亿元,一期工程将建设永宁叶盛黄河大桥至黄沙古渡景区段,预计2016年年底完工。
银川市海事局方面表示,此航道将新建11处码头,并将滨河新区8家景区全部串联起来,从而有力地带动滨河新区旅游景点建设及银川旅游业的发展。
银川的“黄河时代”才刚刚开始。由于老城区发展空间有限,现代服务业和对外经贸需要更广阔的区域,以黄河大桥充分沟通的新老城市区域,分工将更加明确,发展节奏更为合理。
滨河黄河大桥负责人介绍说,黄河大桥连接多条银川城市主干道,更深入地盘活了城市交通网,对促进银川市的能源、旅游资源开发,推动银川沿黄河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产生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