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舞狮——舞出吉祥欢庆好日子

04.01.2016  19:00
魏银向记者展示他用来舞狮的南狮。
   人物介绍:
  魏银,70岁,汉族,出生于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关渠村六队,“魏家舞狮”第四代传承人。2013年,魏银被确定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魏家舞狮”代表性传承人。
  取其精华加以创新
  为了更好地发扬舞狮文化,我汲取“魏家舞狮”的表演精华,又加以创新。我定制的南狮与“魏家舞狮”里的北狮相融合,代表着文武双全。南狮造型威猛,舞动时注重马步,主要靠舞者的动作表现出威猛的狮子形态,一般只会二人舞一头,狮头以戏曲面谱作鉴,色彩艳丽,制造考究,眼帘、嘴都可动;而北狮的造型酷似真狮,狮头较简单,全身披金黄色毛。舞狮者裤子、鞋都会披上毛。未舞时看起来已经是惟妙惟肖的狮子,北狮表现以灵活的动作见长,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为主。
  狮子滚绣球是舞狮技艺的重中之重,表示喜庆吉祥欢乐之意。雌雄二狮相戏时,它们的毛纠缠在一起,滚而成球,小狮子便从中产出。绣球乃吉祥之物,雄狮子滚绣球代表“财源滚滚”,母狮子戏小狮子代表“子孙延绵”,脚踩绣球的是雄狮子,象征统一寰宇的无限权力;怀抱小狮子的是母狮子,象征母爱,子孙延绵的意思。舞狮者手持绣球,引导狮子登场表演,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一头勇猛的狮子腾空而起,以各种高难度动作和幽默诙谐的生活形象动作,尽显舞狮者的武术功底。
  佳节庆典舞狮助兴
  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当地百姓每到正月里会请舞狮表演,是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和驱邪辟鬼的传统,“魏家舞狮”深受民间老百姓的喜爱。
  当春节来临,舞狮是最受群众欢迎的民俗娱乐项目。除夕凌晨子时开棚起鼓,待开门炮放毕,就可以进村参拜神庙、祠堂,到民宅拜年,迎祥献瑞;及至元宵前“刹鼓”结束。以后逢庙会、庆典等喜庆日子,也可出狮活跃气氛。多在宫庙祠堂前空旷的场地表演,周边的群众都来观看。
  春节前期,是“魏家舞狮”团队最忙的时候,要准备个把月进行排练。舞狮队的仓库里堆放着很多“狮子”,从最初的几只到现在有几十只。“魏家舞狮”团队有40人,舞狮子10个人,其余的表演武术。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建成时,“魏家舞狮”团队曾前去助兴演出。另外,公司开业、婚礼庆典、慰问演出,我们舞狮队都参加过。
  魏家舞狮融入武术
  “魏家舞狮”又名为“魏家车门舞狮”,起源于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关渠村,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清朝末期,由武功传人魏邦礼创立。当时,魏家为当地的大户人家,人丁兴旺,魏家车门远近闻名。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魏邦礼把自己武术的看家本领融入到舞狮中,以武术同狮子配合对打的形式表演,由此产生了魏家车门舞狮。
  “魏家舞狮”以方庙为依托,项目来自民间,由群众自发组织。方庙作为主要活动阵地,从一间小房子变为8间大殿,1904年始建的“东大桥庙”原名“魏家方庙”,因魏姓信民多而命名,后因他姓信民加入众多,才变更为现在的“东大桥庙”。
  舞狮以武术为主,有刀枪棍、狮子滚绣球、上高桌等,舞狮表演在锣鼓响起时,两头凶猛的狮子怒目圆睁,腾跃翻滚,威风八面,大有生吞场上打狮者之态,而手持大刀、九节鞭等器械的武师则与雄狮“生死相搏”。
  三世同堂登台献艺
  “魏家舞狮”第六代传承人有我的孙子、侄孙共4人,最小的年仅8岁,都是我手把手教学舞狮技艺,舞得最好的是我的大孙子——“魏家舞狮”第六代传承人魏磊。我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孙子、孙女们舞狮子。2012年,孙子、孙女学有所成,出山舞狮。同年春节期间,“魏家舞狮”组成的舞狮队在吴忠市盛元广场进行表演,最让我骄傲的是孙子和小孙女魏玮都上台表演,耍绣球的重担放在了当时年仅5岁的魏玮肩上,台下观众的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寒假快到了,我准备集中训练孙子、孙女们舞狮表演,迎接春节的到来。
  我将继续带领三代人一起演练舞狮技艺,将舞狮表演世代延续下去。
  我从孩童时代,就喜欢舞刀弄棍。当时,父亲早出晚归去练舞狮,看到他舞动“狮头”的样子,我觉得很有意思。我经常随同兄弟利用劳动休息时间拜师学艺,和小伙伴相互学习。魏家车门武术的基本功在于抓、拍、打等基本动作,我曾经在练习挥拳时,把手打烂,结了疤,好了之后又继续练习。就这样,从开始的机械性学习到完全掌握各种刀棍的全部要领。
  “魏家舞狮”一直秉传祖训,只以魏氏家族内部传承,不对外传授。凡家门中任何人都可以学,从六七岁开始培养,代代相传,生命力强,将舞狮技艺世代延续。这些年,有慕名而来想跟我学舞狮的,我都一一谢绝了。我对外传授“魏家舞狮”只是在部队军营里,我在特种部队教授武艺3年。前两天,还在某高炮团教士兵们舞狮。门里出身的魏学祥是我的侄子,也是“魏家舞狮”第五代传承人。魏学祥体形健壮,下盘稳健,臂力过人。他从小就喜欢看着父辈们耍狮子,10岁起,开始学习武艺和舞狮。
  家族传承代代延续
  文化遗产传承堪忧
  如今,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魏家车门舞狮渐渐失去了早年的风光。魏家后代多数考上大学或外出打工,愿意学习舞狮的人很少,传承前景堪忧。如何将“魏家舞狮”长久地传承下去,是我所焦虑和担心的问题。
  第六代孙子辈的传人基本都在上学,一拨拨考到外地上大学去了,教一拨走一拨,只有放寒、暑假回到老家时,才跟我学上几招。对缺少流行元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小辈们的兴趣已经没有那么浓厚了。(记者 李荣华 实习生 罗彤/文 武晓瑜/图)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