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礼金哟,让人脸上笑着心痛着
人情消费,原本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人情往来的简单费用支出,但在当下,一些五花八门的人情礼却难以胜数。昨天,记者从国家统计局银川调查队了解到,2014年,银川市农村居民婚丧嫁娶礼金支出2065.55元,同比增长51.6%;一次性馈赠支出679.85元,同比增长31.2%。人情消费增长过快,已成为大多数农村居民家庭的一项沉重负担。
“以前,人们只是在婚丧嫁娶时才会宴请亲朋好友,现在,住个新房都要请客。”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十里铺村村民刘慧君说。
随着人际交往活动的增多,人情消费的种类、范围不断扩大,从过去单一的婚丧嫁娶、亲朋来往,已发展到亲朋以外的互相行礼,如生日、订婚、孩子升学、职务升迁、开业庆典、乔迁新居等各种形式。人情消费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领域越来越宽,大多数人对过多过频的人情消费虽然怨声载道,却又无可奈何。
国家统计局银川调查队住户调查处刘玉忠说,本是为了维持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消费,却在社会交往中演变成了“畸形”的人情“债”,很多人为了面子,每年会有一大笔人情费支出,心里虽“痛”着,但表面却“幸福”着。
礼金看涨引发怨声载道
“现在的礼金动辄就要500元,在有些村,就这还拿不出手呢。”贺兰县金贵镇金贵村田志富认为,随礼原本只是为了表达一下心意,现在竟演变成了攀比。
刘玉忠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人情往来的礼金也水涨船高。过去,亲朋好友婚丧嫁娶,送上几十元钱或其他礼物就可聊表心意。现在100元已经不好意思出手了,200元才够格,300元到500元很平常,上千元礼金已经见怪不怪。礼金的多少已经由表达心意沦为衡量感情厚薄、关系深浅的“标尺”。人情消费的你来我往,使人情债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已超过大多数居民家庭的承受能力。
遏制人情攀比需要真情回归
提起人情消费,采访中许多村民表示并不赞同,然而事到临头,又往往碍于面子,不甘示弱,互相攀比。不请客,怕人家说“小气”;不送礼,又怕人家说不讲义气,舍不得那几个钱。
古有“君子之交淡于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之说。刘玉忠道,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富裕一点并不等于就可以铺张浪费、摆阔斗富。在人情消费上要依自己的家情、家底而定,不该打肿脸充胖子,盲目攀比,要理性看待人情消费,让真情回归,才能遏制住歪风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