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马灵雁:巧手剪纸讲述移民区的变迁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祁瀛涛 胡俊)火红的纸张、一把小巧的剪刀,双手默契地配合,丝缕连接变成艺术品,看着就让人觉得喜庆。2月27日,吴忠市剪纸传承人马灵雁在红寺堡区家中忙的不亦乐乎。
马灵雁。
马灵雁是一名幼儿教师,1985年出生在同心农村的一个剪纸世家,外祖母一生钟爱剪纸,母亲十几岁时就是方圆数十里闻名的剪纸巧手。自幼在剪纸中长大的她,受祖母和母亲熏陶,从小耳濡目染,看着墙上粘贴着的剪纸,就喜欢在废纸上画一画、剪一剪。十岁的时候跟着母亲学习画稿剪纸,十一二岁的时候就能独立剪出丰富的花样了。
马灵雁童年时代最快乐的事情就是从学校回来,放下书包,拿起剪刀剪窗花,母亲也耐心细致地将剪纸手艺教授给马灵雁。
1999年,随着红寺堡的开发建设,马灵雁全家从同心县搬迁到红寺堡团结村。2011年,马灵雁被宁夏幼儿师范学校录取,在校期间又一次深入学习了剪纸和绘画艺术。如今,她已经参加多项才艺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红寺堡区的剪纸技艺随着宁夏南部8县的移民搬迁而来,不仅带有原居地的内容形式,更结合了红寺堡的风情,显得更加接近生活,接近自然。而马灵雁的剪纸依托主观通感,单纯、直观的本色折射出内心情感,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民俗气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征,代表作品有“喜收”、“竹悦山水”等。
马灵雁展示她的作品。
马灵雁现在任教于红寺堡区第一幼儿园,课余时间,从没丢下过画笔和剪刀,还在学校开设了民间剪纸传统手工艺术课。此外,她还组建了社区剪纸爱好者社团。如今,已有上千名幼儿园小朋友通过她了解了一定的剪纸知识,100多名民间剪纸爱好者初步掌握了剪纸技能,有力促进了民间剪纸在学校和社会的传承和创新。
1月中旬,2018年宁夏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在红寺堡区体育广场启动,马灵雁现场为市民制作赠送剪纸,作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岁月长河中,马灵雁一家见证了红寺堡“沙漠起高楼、荒漠变绿洲”的发展变迁,从马灵雁父母,到她自己,再到她的儿女们,他们一家是移民开发政策的受益者,深深感到“共产党好、黄河水甜”。许多红寺堡移民和马灵雁一家一样,在这里创业、寻梦、生根,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