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卡消费频被“卡” 消费者遭遇维权难

14.03.2016  16:24

   预付卡消费频被“

  消费者遭遇维权难

  “储值卡、会员卡、健身卡……”26岁的张女士对近年来陆续办理的十多张张会员卡如数家珍。如今,像这样“先存钱,后消费”的商业预付卡以打折让利、升级服务为“卖点”,正“占领”着百姓的钱包。

  3·15国际消费维权日即将到来,昨日记者从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近几年来以预存卡消费的方式越来越普遍,问题也随之发生,投诉量不断增加,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2%。相关人士认为,消费者经不住商家诱惑,动辄充值三五千,实则是经营者将经营风险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能否让相关不能能够给商家颁发预付卡备案证书,让消费者提前知晓备案情况,或许是减少预存卡消费投诉的一种良策。

   服务质量缩水 消费者权利受限

  “办卡时工作人员承诺只要办理了他家的会员卡,店里所有消费项目都打8折,但又告诉我不能用会员卡里的钱烫发。”市民韩女士对店家的做法很不理解,去年,韩女士小区门口一家美容美发店开业,开业当天,店里推出各种办理会员卡办理优惠活动,当时,韩女士充值1000元,商家还送1000元。韩女士一直都是在这家店里洗发,最近一次要去烫发时,工作人员却说这张卡只用于剪发、洗发、营养护理,烫发不能用会员卡消费。

  去年,市民韩先生在一家游泳馆办理卡一张游泳卡,办卡时存的钱太多,自己平时不怎么用,他想让妻子用自己的游泳卡去消费,却被游泳馆工作人员告知,韩先生的会员卡只能是限本人消费,不能转借。

  从自治区工商局公布的2015年投诉热点来看,美容美发投诉升温,在投诉热点榜上位居第二,其中一部分就是预付卡消费投诉。银川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彭闻介绍,近年来,预付卡消费侵权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美容美发、健身游泳等场所,消费者投诉主要反映的问题有预付卡霸王条款多,服务质量缩水、卡不能转借、导致消费者权利受限,利益受损。

   充卡后商家玩失踪 消费者举证难

  市民李先生向记者表示,自己年前在银川市一家餐厅办理了预付“会员卡”,充值5000元,春节期间,消费了一次,花掉了1000多元,卡上还剩3000多,办卡时候,商家还在正常营业,但当李先生前几日再次来该店消费时,却吃了闭门羹,该店玻璃门上张贴着关门转让的通知,李先生根据通知上留的联系方式和对方联系,对方称自己不是老板,不清楚此事。

  “卡上还有不少钱呢,现在却联系不上负责人。”李先生很无奈,当时办卡也是前台工作人员给办理的,没有什么书面合同,只是口头保证,出现这种问题后,自己手上没有一丁点证据。

  银川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表示,很多商家抓住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告知消费者预付卡要比单次现金消优惠很多,消费者在享受优惠的同时,还有额外的贵宾服务,但是一般都是口头约定,不会和消费者签订相关合同,一旦商家跑路或者爽约,消费者举证就非常困难,导致维权寸步难行。

   动辄充值三五千 实则经营者转嫁风险

  很多时候,市民在美容美发、健身游泳等领域消费时,商家都会推荐办理会员卡,也就是预付卡,很多消费者经不起商家的优惠诱惑,往往充值上千元,3000元、5000元办理一张年卡已非常普遍。

  “像这种3000元、5000元的大额度预付卡,对于消费者来说,可能确实优惠力度较大,消费者享受的次数和服务内容较多,但其实质是经营者将经营风险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市消协会长刘伟告诉记者,一般来说,经营者以预付卡的形式来短期内回笼资金,而后期经营情况,经营者未必能有十足的把握,而办理预付卡商家是否具有出售预付卡的资格,消费者不得而知,一旦亏损,消费者就成了埋单的人。

   希望相关部门核发备案证书

  宁夏浩昇律师事务所郑秀芳律师介绍,只要是商家明示了预付卡办理事项,法律都是允许的,但是由于消费周期较长,容易出现消费纠纷,郑秀芳建议,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之前,最好登陆全国企业信誉信息登陆查询系统,了解企业或者商家的有关信息,并在进店后查看店里是否有工商营业执照,如果没有,则一定不能轻易办理会员卡或者预付卡;同时,一般办理预付卡时候,商家会只会给消费者一张卡片,这时,消费者一定要索求付款收据,收据上加盖商家的公章,以便日后投诉时,可以向有关部门提供证据;此外,预付卡的消费只在商家内部电脑系统上显示,每次消费后,都是由商家从系统上扣费,大多消费者并不知道卡上被扣了多少钱,剩余资金情况,因此,消费者最好在每次消费结束后能有纸质的签字确认。

  其实,针对消费者预付卡投诉,国家商务部早2012年9月份出台《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试行办法》)规定,发行预付卡的企业需到商务部门进行备案,确定一个商业银行账户作为资金存管账户,并与存管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

  日常消费中,消费者并不知道商家是否进行了备案,是否可以发放预付卡等信息,这就让一些没有办理备案手续的经营者钻了空子。刘伟认为,或许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一个办法,给备案的商家颁发一个备案证书,这样能方便消费者在办卡前就查询到该商家是否备案、能不能充值有预先的判断,不失为一种从源头上降低消费者预付卡投诉量的良策。

      记者 李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