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群管理:一把专啃“硬骨头”的利器

29.10.2015  19:49
 

项目群管理:一把专啃“硬骨头”的利器

打造无敌团队 助推项目进度

  10月22日,一股清泉源源不断通过新修的水渠,流向贺兰山东麓附近的农田。由宁夏水利水电工程局(以下简称“宁工局”)承建的宁夏贺兰山东麓生态保护水源(跃进渠)工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为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从严从实抓落实大干实干100天”活动而上马的重点水利建设项目。

  “今年宁夏的水利项目建设投资规模大、时间紧、任务重,外加灌水季节临近,这些都使得我们的任务十分艰巨。但因为项目群管理模式的推广应用,宁工局利用短短3个月时间就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宁工局主管生产经营的副局长高维力说。今年,该局以宁夏唯一具有水利施工一级资质国有企业的身份,接下了自治区中南部9个渠道及黄河治理等建设项目。刚一承接宁夏贺兰山东麓生态保护水源工程,自治区水利厅就给宁工局下了死命令:“情况临时有变动,只能给你们2个月时间。”这意味着他们要在45天的工期内,完成绵延20公里的施工战线,组织21家施工队伍,动用50台挖掘机同时工作,每天完成投资150万元,这在宁夏水利投资和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挑战,宁工局拿出“项目群管理”这把利剑,从同时施工的潜坝及西干渠闸项目部抽调部分技术骨干到渠道项目部,再从渝河治理项目部和汉延渠唐铎渡槽项目部抽调其他技术人员支援渠道建设,克服了小工程人员冗余、大工程人员短缺的窘况。此外,项目部还创建了3个不同管理层次的微信群,不仅用它来汇报工作进度、沟通各类问题,同时部门负责人还经常关注天气,每逢特殊气候就在微信群里给工人发防冻、防滑、防风等温馨提示,防患于未然。

  截至目前,我区年内争取国家水利项目投资达44亿元,其中中央投资超过3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但按照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年底前完成90%以上,其他项目年底前完成80%以上的目标,全区水利系统还需在剩余100天内集中完成30多亿元的建设任务。

  时间极其紧迫,任务非常艰巨,必须千方百计消除制约水利工程建设的机制障碍,加快建设步伐。为此,宁工局科学配置资源、优化施工组织,采取倒排工期、强化施工组织管理、责任到人等措施,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以日保月、以月保年,按天控制,保证水利建设进度,尽可能多地完成投资和实物工程量,确保按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45天内,我们完成了总产值8300余万元、总投资1.79亿元的工程量,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宁工局在探索项目群管理模式方面所付出的努力,更得益于宁工局作为国有企业,期盼‘造福一方百姓’深深的使命感。”宁工局局长余自业说,项目群管理机制已逐步呈现出五大优势: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培养了各级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助理工程师作为年轻的后备主力;在设备调配方面,针对工程有渠道砌护、河道治理、渡槽工程、水库工程、水闸等,实现了最大限度的资源调配与整合;在精细化管理方面,优化了项目部管理方式、工作流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在工程质量和效益方面,实现了近两年开工建设12个项目的效率最优化;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打造了一支战无不胜的现代化项目管理团队。

  据了解,宁工局初步探索项目群管理模式是在2014年,虽然只是“创新元年”,但已创造了该局在最短工期内,承建工程总投资1.02亿元、完成产值5600余万元、人均完成产值430.86万元的历史新绩。“宁夏水利水电工程局将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啃硬骨头、涉险滩,在保质量、增效益的同时,将‘建设民生水利、服务一方水土、造福一方百姓’作为企业发展的永恒信念。”余自业说。(记者 王玉平 实习生 刘娜)

 

  来源: 宁夏日报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
银川6家银行网点受理住房公积金业务
    从“入厅”办理变“出厅”办理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