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广播惠农工程系列报道(三)
村里正开“听友会”
——青铜峡市广播惠农工程系列报道③
“国家给玉米去库存,明年我们改种什么呢?”
“建议水稻、玉米轮作。改种水稻既能养地,又有利于玉米市场的再平衡。”
近日,在青铜峡市峡口镇郝渠村,80多名乡亲与“中国乡村之声”的《致富青年帮》节目主持人张程面对面,热烈地讨论,愉快地交流。
眼前的这一幕,对于70岁的老人李有岐来说似曾相识。人们聚集在广播下收听新闻、愉快分享的那种深刻记忆和历史画面,仿佛在村里又一次“再现”。而当下的这一切,源于郝渠村的“听友会”。
去年6月, 郝渠村成立了“乡村之声听友会”。会员都是村里的“广播迷”,听到感兴趣的信息时,就从“中国乡村之声”网站下载下来,跟听友们一起分享、讨论。郝渠村村委会还专门为“听友会”腾出一间屋,配备桌椅电脑,把听友们整理出的信息资料张贴到墙上。听友会的召集人闫桂珍说:“这里是咱们的信息港、开心园!”
青铜峡市实施广播惠农工程两年来,“小喇叭”不仅促进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随着知识的增长、眼界的打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有了变化。因为想法多了、疑问多了,互动交流、反映诉求成为村民们的新需求,“乡村之声听友会”应运而生。
“收听‘乡村之声’,乡亲们感到亲切,有事儿总想找节目里的主持人和专家咨询。”龙门村“听友会”召集人叶小云说,我们把村民关心的问题收集起来,通过节目热线或上网与节目组沟通,再把“乡村之声”答复的信息反馈给村民。“有时候,节目主持人专门从北京赶过来,和乡亲们聚在一起,解疑释惑话家常。”
村民们在惠农政策、致富创业、法律法规、邻里关系、家庭建设等方面的疑问,在相关专家及时指点下豁然开朗、迎刃而解。“疑惑没了,怨气少了,心气顺了,邻里和睦了,村里和谐了。”李有岐欣慰地说,“小喇叭”让民风好转了。(记者 凌雁)
来源: 宁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