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就是美丽 蓝天也是幸福
碧水蓝天、绿树成荫、美景处处……每个人对“美丽宁夏”的想象都不同。
犹记得手机中被刷屏的“银川蓝”,醉了多少游客和网友。在中阿博览会期间,它成为宁夏向阿拉伯国家推介的最好名片。
也曾对冬季来临后雾霾偶尔“光顾”,表示不满。
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民众热议的环保话题。看看他们有何高见?想出了哪些高招?
环境保护不能 “ 寅吃卯粮 ”
“抓环保,就是抓民生。不同于其他领域,环保一抓就灵,一放就散,必须常抓不懈。任何为了短期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保护的行为,都是短视行为。发展经济要算环境保护的大账。”李彬代表说,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无论是发展乡村工业还是开发乡村自然资源,都应该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与发展机制,应用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把绿水青山这个最大的自然优势转化为宁夏发展经济的优势,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形成完善的绿色产业链,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刘建军代表建议,自治区应把生态治理同风电、光电等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结合起来,走生态恢复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路子。
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的需求更为迫切。
沙湖曾是一个水清鱼跃的生态湿地,但去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发现,沙湖水质逐年下降,已从2014年的三类水质下降至2015年的劣五类水质。这让代表们十分关注,“石嘴山要以沙湖为诫,加强水污染防治力度。”为此,王永耀代表建议加大我区跨境水系断面水质监测力度,厘清责任,明确监管分工,加强源头治理,确保沙湖、星海湖水质的提升。梁福祥等代表纷纷建议,自治区要支持石嘴山市实施水系连通工程,让众多湖泊的水流动起来,实现水质的自身改善,让湖水变得清亮透彻起来。
环境保卫战,城乡要下一盘棋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
在城市,“以克论净”的宁夏经验全国叫响,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而在农村,生态环保一直是“短板”。禽畜粪便、化肥滥用、秸秆焚烧、地膜污染长久以来都是困扰农村生态环境的四大顽疾。
近年来,随着绿色城乡概念深入人心,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也在持续推进。
针对农村污染的源头问题,人大代表童刚给出建议:2017年沙坡头区将建成农村畜禽粪便处理系统,通过集中回收、集中发酵的方式,处理农村禽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再将沼渣、沼液作为有机农业的原料进行循环利用。
随着雾霾天气的频现,秸秆焚烧“助纣为虐”的现象更为突出,在坚持原有的鼓励回收的政策之外,沙坡头区今年将引导农民就地粉碎秸秆,将其在翻犁过程中深埋入地,增加农田的有机质。去年,沙坡头开始在辖区的村庄推广“以克论净”,今年,这种深度清洁模式继续在农村大面积推广。
愿在碧水蓝天间畅快呼吸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2003年,石嘴山被列入“全国十大空气污染严重城市”的黑名单。煤炭工业的发展给这座城市留下了大片“疮痍”,采矿区附近90%的天然植被遭到破坏。
10年过去,石嘴山通过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破硬还绿等措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累计投资18亿多元,森林覆盖率达到12.5%,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5平方米。如今,常住人口不到30万人的城市,50亩以上的连片公共绿地达到18个,形成了居民漫步500米范围内的“公园圈”。2013年9月,石嘴山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达到98%。
5年来,银川市通过生态修复与保护建设“美丽银川”,将全市180万亩沙地变成绿洲,新增绿地1461公顷,森林覆盖率和城市人均公园面积分别达到16%和15.7平方米。新建各类公园广场39个,新增绿地1461公顷。同时,把生态修复与保护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由人大立法,对黄河两岸总面积约314平方公里的自然生态景观实行分级保护,并对市内重点水系湿地绿地予以永久保护。一些绿地经过改造提升,成为景观优美、设施完备的城市休闲活动场所。
……
每个城市的点滴合力,才能绘就满意答卷。
环境保护非一蹴而就,必要久久为功 。
2016年,自治区启动了“蓝天碧水·绿色城乡”专项行动,共实施污染治理项目386个,对1005万千瓦火电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取缔非法采矿点135家,淘汰燃煤锅炉511台、黄标车老旧车3.6万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75.3%,比上年增加6天,黄河宁夏段三类良好水质以上断面达100%,造林121万亩,治理荒漠化54.6万亩。
这一个个数字,为我们带来了对未来的期许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