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互访促友谊生根
银川市与韩国庆山市的往来始于2003年,并于2008年缔结为国际友好城市。2014年,银川市回民中学作为我市民族特色教育的窗口,与庆山市河阳女子中学结为姐妹学校。近年来,银川市回民中学已经派出三批共41名学生先后到河阳女子中学学习,与此同时,先后共有104名来自河阳女子中学的韩国学生来到银川市回民中学进行交流。两校的青少年互访,也推动了银川、庆山两地在教育领域的深层次合作。
接待来客结缘韩国朋友
银川市回民中学的刘佳颖是个活泼又颇有主见的学生,2015年,她第一次承担了接待韩国学生的任务。也是这样的经历,让她有机会踏进韩国庆山市河阳女子中学的校园。
银川市回民中学与庆山市河阳女子中学结为姐妹学校后,双方每年都会安排青少年互访。2015年,银川回中接待了30名来自河阳女子中学的学生,她们和银川回中的学生形成了一对一的友谊对子,大家同吃同住同学习,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欣赏花儿、学习剪纸、练书法,这些都是银川市回民中学特意为韩国交流学生准备的特色课程。对于绝大多数韩国学生来说,回族花儿是有着民族特色的技艺,他们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赴韩交流带去最好的表演
“上半年韩国学生过来,下半年我们选派银川的学生过去。”银川市回民中学副校长周宁柱是第三批交流的领队老师,他告诉记者,2015年12月2日至6日,银川回中的3名教师和18名学生到河阳女子中学进行教育交流。刘佳颖也在这次交流的队伍中,同时也是学生团的“团长”。
这次去韩国交流,银川回中的18名学生准备了6个节目,有舞蹈、合唱以及一些个人项目。其中,刘佳颖作为学生团团长,参与了4个节目的演出。去韩国的前一周,也是她们排练最紧张的时候。“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后,我们都会留下来排练。”刘佳颖说,那一周的时间里,同学们都挤出了课间和放学的时间,主动留下来练习,“大家都想把我们最好的表演带到韩国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们带有民族特色的演出,受到了河阳女子中学学生的喜爱和赞扬。仅3天的交流,却在双方学生的心中埋下了友谊的种子。“在韩国接待我的姐姐已经高中毕业了,还把毕业证拍了照片给我看。”刘佳颖在离开韩国时,帮河阳女子中学的学生申请了国际版QQ,有什么动态和喜怒哀乐,她们都会及时交流,和对方分享。
学做紫菜包饭、手工香皂,在韩国交流期间,银川回中的学生不仅带去了《茉莉花》、《回族姑娘》等特色歌曲和舞蹈,还带回了象征中韩友谊的手工香皂,每一块自制的香皂上,都用韩文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和刘佳颖同去韩国的学生赵颢告诉记者,在韩国上课,感受最深的就是河阳女子中学有趣的上课方式,他们在学习英文歌的过程中学习英文单词。回来后,她也试着借鉴这种学习方式。
礼物互换、同吃同住,互相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对于参加交流的中韩学生来说,她们的生活圈里又多了一位远方的好朋友;而对于这两座相隔万里的城市来说,却是两种文化的碰撞和深层次融合。
银川回中的学生王慧在她的交流心得中这样写道:“飞机缓缓落在仁川机场。将手表调慢一个小时,这里就是韩国。”她的真实感受是,中国有“韩流”,韩国更有“汉风”,历史的影响和今天的往来,交融在一起,超越了语言,消除了隔阂。
记者 韩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