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全社会的担当

19.02.2016  12:46
杨柳风
  “三六九,往外走”,年快过完了,许多人已经踏上离乡之路。有人说乡愁难以言说,可看看身后留守家中的孩子和老人们,他们的留守之痛,同样无法承受。
  这几日,一组留守孩子与母亲离别时嚎啕大哭的照片喊出了无数孩子的心声,也触动了人们的心。诸如父母离开后孩子不想说话、不想上学等新闻,也集中出现了。类似闹情绪、焦虑、孤独等症状,有个专业名词:分离综合征。其实说白了,就是不想跟父母分开,渴望陪伴。
  如今大家总感慨,过年没了小时候的年味儿。关于过年的美好回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彼时物质匮乏,新衣服、好吃的、好玩儿的,足以满足大家的心理需求。如今,物质条件好了,很多人眼里的“”更像是一种符号,少了期待。可是在留守儿童心里,“”的吸引力依然巨大:因为过年代表着父母要回家了。在笔者家乡,即便是秋收季节,大多数在外务工人员也多不回家,都交给了机械收割。所以,一整年的情感缺口,直到过年才能得到些许弥补。
  这是一个流动性极大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追求情感需求的时代。互联网时代,我们时刻可以通过语音、视频“相见”,“天涯若比邻”的沟通并不难。可是,冰冷的手机和电脑,总是比不过触摸的温度、拥抱的力度,抵不上回家的脚步。对于儿童这样的“特殊群体”来说,他们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往往格外需要情感呵护和关怀,需要面对面的照顾和陪伴。
  不用搬出太高深的教育学,我们都知道,对孩子的情感与精神滋养,极大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其实,当我们聚焦留守儿童问题时,看到的哭泣多数不是因为生活窘迫,更多的是因情感缺失、家庭教育弱化,从而导致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倘若任由“留守”固化成身心不健康的“标签”,这份对孩子的亏欠,谁来负责?
  彻底解决“留守”问题,办法很简单也很直接,就是“在一起”。“在一起”也有两种途径:要么孩子跟随父母进城,要么父母陪孩子留在家里。
  只是,显然这些“解决之道”似乎并不现实。“留守”多发生在农村,因为父母到城里务工,是维持生计的唯一选择,甚至一刻耽误不得。让孩子留守家中,父母更是“不得已而为之”:异乡务工不是进城“过日子”,生活条件差不说,时间也不稳定,根本照顾不上,单是吃住都不如家里安稳,更别提在城里入学这样麻烦的事情。
  指望家庭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实话实说,没有。事实上,“留守”问题,也并不能归咎于家庭。
  最近,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留守问题,根本上是全社会的责任。正如有人所说,“留守”之痛,是时代之痛、社会之痛。
  城镇化过程中,总要付出一些代价,只是,无论如何,这个代价不能由孩子们来背负。“心无旁骛的陪伴,标注最有分量的担当。”希望对“留守”的陪伴,真正成为全社会的担当。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