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模式”惠泽西吉
09.05.2016 13:18
本文来源: 宁夏新闻网
提起这些年闽宁帮扶项目在西吉县落地生根,当地干部群众喜笑颜开。
20年间,一批批福建援宁干部主动将东南沿海开放地区的先进理念带到对口帮扶地,运用先进理念指导对口帮扶工作,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帮扶理清了如何把单纯的“外部输血”转化为促进当地企业和群众主动“自身造血”的帮扶工作思路。自闽宁帮扶合作以来,和西吉县对口帮扶的福建莆田市涵江、荔城、城厢区结合该县百村扶贫开发工程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程开展了互学互助对口帮扶,使西吉县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几十万人从中受益。
在西吉县震湖乡孟湾村鹏强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一间办公室里,39岁的蒙忠鹏忙着接电话洽谈小秋杂粮生意。
蒙忠鹏命运的改变始于20年前村里突然来了福建挂职干部,胆大的年轻人开始奔往福建。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偷偷去了福建,在莆田新威电子有限公司上班,很快被训练成一名专业的玻璃磨边工。20年来,和蒙忠鹏一样怀揣梦想的西吉人走出大山,奔赴福建,改变命运。
来往穿梭的岁月中,福州日新月异,家乡却变化甚微,巨大的落差使蒙忠鹏心里很纠结。2004年春节回乡后,蒙忠鹏决定不再外出打工,在家乡开出租车、种马铃薯,一步步向着梦想进发。2012年,蒙忠鹏注册了西吉县震湖鹏强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蒙忠鹏的专业合作社年加工杂粮1500吨,辐射带动周边5个乡镇2000多户农民,村民亩均增收2000元左右。
2004年乘坐“劳务专列”到福建德信公司时,南国强对经营还一窍不通。6年来,他从无名小工成长为企业管理人员,成为“爱拼才会赢”的西吉版励志典型。2010年,南国强回到老家震湖乡立眉村,筹资500万元创办了西吉县义丰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黑山羊。近两年,39岁的南国强隔三岔五便会坐飞机到福建推介他的黑山羊。
在震湖乡,一批以蒙忠鹏、南国强为代表的“福建牌”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创业,被称为“震湖现象”。福建援宁干部依托震湖乡珍珠鸡、黑山羊、小杂粮等产业优势,在震湖乡援建了“固原市西吉县闽宁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目前入园企业16家,提供就业岗位530多个,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2010年12月,在福建厦门召开的福建宁夏(厦门)经贸推介会上,西吉县与宁夏闽宁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总投资10亿元的闽宁产业园区建设项目,这是西吉建县68年来与外地签约的最大项目。自从遇到中国驰名商标“国圣”后,西吉马铃薯产业发生了“质变”。
2011年,闽商严国圣初到西吉。“一天早上,他打的在县城绕了一圈,车费20元,他给司机50元,让不用找零,但司机硬拉着他的衣袖将找的钱塞进兜里。”出租车司机淳朴的举动让商海沉浮多年的严国圣对西吉顿生好感。由挂职干部“做媒”,他投资建起宁夏国圣食品有限公司,将自己的“薯业帝国”移师西吉。
29种休闲食品每年“消化”4万吨马铃薯,建繁育基地,引进适于蒸煮、烘焙的新品种,与农户形成土地流转和技术合作互惠互利的模式……随着国圣全产业链的打通,马铃薯冲破制约发展的“天花板”,成为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样本,带领西吉现代工业实现“零”的突破,吸引大学生及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如今,西吉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三分之一来自马铃薯。
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先进个人”的福建女企业家林水英,用工业化理念在西吉通过土地流转建立起稳固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开创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华林模式”,将几十种高端蔬菜引入西吉,打破了山乡蔬菜种植的“老三样”。
近两年,宁夏华林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将台乡西坪村冷凉蔬菜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续建项目,扩大越夏番茄、西兰花为主的蔬菜作物种植规模,进一步巩固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华林模式”,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目前华林公司在西吉县有5200座温棚,年产3万吨蔬菜,85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这里变身产业工人,人均月收入过千元,并带动300多户农民种植高端蔬菜。
闽商们一个个、一群群地来,栖息在不同产业的链条顶端,引领走向,颠覆着西吉县多年来靠天吃饭的传统耕作模式,成为推动西吉县农业产业化、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工业一直是西吉县发展的短板,强壮工业筋骨,必须依靠园区平台。
2010年,挂职干部林珍发、林超雄首次提出在西吉建设工业园区的设想。当年10月,他们各自背着十多公斤不同类型的西吉马铃薯样品,开始了“推销”之旅。整整两个月,他们刚下飞机,又上汽车,开推介会,访企业家,马不停蹄,最终说动136人到西吉考察。
陈玉明和严国圣被深深打动。2011年,这两位身家过亿的老总和林珍发、林超雄一起,在经常缺水、断电的简陋办公楼里一起啃馒头、喝稀饭,以企业抱团投资的方式,开始建设宁夏首个“闽宁产业园”。
如今,西吉县闽宁产业园马兰回乡刺绣有限责任公司的厂房里,农家妇女飞针走线,大幅作品《枫叶》在她们的巧手下一片片“红”了起来。
这些曾经只会绣鞋垫的女人们,如今能轻松拿下各种复杂的图案,能绣出价值十多万元的巨幅《清明上河图》。随着作品漂洋过海,她们的眼光、心智、梦想早已不再局限于小小鞋垫上。
2015年,宁夏闽宁产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3.43亿元,增加值0.93亿元,完成投资1.38亿元,入园企业达到15家,11家企业已全部建成投产,有效解决就业1100人。(记者 马茂荣)
本文来源: 宁夏新闻网
09.05.2016 13:18
宁夏青联:吸纳更多青年人在为群众办实事中“青”力而为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张洁龙) 4日,新华网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