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行政审批改革
11月25日上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室内座无虚席,一场严肃的“大考”正在进行。出题的“考官”是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应考”的“考生”是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编办、发改委、环保厅、住建厅、文化厅、工商局、法制办等16个部门的负责人。
这是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联组会议,对我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行专题询问的现场。
9时30分,询问开始。
“这一年多来,自治区政府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政府在履行职能工作中不该管的管得过多,一些该管的又没有管好,管理服务能力较弱,行政效能还不够高。在下一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过程中,政府准备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第一问,马文庆委员就毫不客气戳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软肋”。
自治区政府秘书长王紫云不遮掩、不回避,实事求是地回答,公众感觉审改“不解渴”,的确是由于当前仍存在政府服务不到位、效率不高等问题。王紫云主动讲事实、举例子、摆问题:今年1至10月份,自治区监察厅接到投诉电话2210件,自治区督查室收到举报信件54件,这些数字“晴雨表”表明,群众对政府公共服务意见仍比较多。对此,王紫云也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坚持依法行政,公布“三个清单”,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能为;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企业和家庭的关系,培育社会团体承担起社会和市场的责任;构建现代政府体系,界定自治区政府、市政府、县政府、乡政府的职责,出台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实施细则;提高工作效能,在各厅局建立例会制,每周开一次审批环节会;加大问责,落实受理责任制、一次告知制、现实办结制、投诉追究调查制。
第二问,谢建勇委员直指事权下放落实:“从政府专项报告中我们看到,自治区政府近两年取消、调整审批事项达到422项,成绩十分喜人。但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却发现有些下放的审批项目没有真正落实,请问如何既保证权力下放落到实处,又继续做好简政放权?”
自治区编办主任姚占河回答说,部分下放审批事项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有三个原因:一是受上位法约束,不同行业的一些关联度高的审批事项无法实现同步下放,导致企业在办理项目审批时还要跑多个层级,增加了审批环节。二是一些区直部门在下放审批事项后,相关的业务培训、资料转移、流程和规范制定等配套工作没及时跟进,造成市县不知道怎么接、怎么干。三是一些市县政府部门对相关法律法规和自治区下放的审批事项研究不深入,不熟悉、不了解,没有研究制定具体的承接办法和措施,缺乏必要的人才和技术支撑。“您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姚占河表示,下一步,自治区编办将加强跟踪检查和指导,会同有关部门分行业、分层级开展业务培训,研究制定落实和承接取消、下放审批事项的工作规程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具体措施,确保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有效衔接、落实到位。
“在审批制度改革中仍然存在影响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的程序复杂、审批事项多和部门职能交叉等老问题,同时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全区上下放权不统一、放小不放大等问题,对此,发改委将如何解决?”张杨强委员向自治区发改委“发难”。
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张八五说,在长期从事发改委工作中,他也发现企业审批中存在“三多现象”——管理多头、主体多元、诉求多样,这些原因导致了我们行政审批的效率不高。“找到了病根,就好开药方。”张八五说,近日自治区发改委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多方协调,提出《宁夏回族自治区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了有效解决办法:明确企业投资的管理范围,制定自治区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和限制淘汰类产业目录;明确管理权限,项目备案直接放权到县级管理,其他部门和中间层级一律不得截留;将过去的串联办理改为并联办理等。
一些行政审批事项“明放实不放”,应该如何解决?部分市、县仍在按红头文件办事,该怎样处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随着询问的深入,一系列涉及部门利益、改革细节的问题被提了出来。在接近2小时的紧张“考试”中,委员们不断地提问、追问,每个问题都是群众关注的热点和期盼。相关部门负责人不回避矛盾、不夸大成绩,深刻思考,慎重承诺,提出的对策措施切实可行。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听到,企业、百姓办事确实方便了。”刘语平委员对记者说,在专题询问中,各部门都在说减少了多少审批事项、减免了多少费用,他却更注重看新增了多少注册企业。“刚才听到工商部门说,审改后,新办企业达到15443户,增长了57%,注册资本翻番,达到830亿元,这说明我们的改革发挥了作用,真正激活了市场,达到了目的。”刘语平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不能一蹴而就,下一步,还要在监督、指导、检查上下功夫,减少和避免各种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真正实现社会、政府和市场的良性互动。
据了解,专题询问会后,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有关工作机构将对委员们提出的问题、意见建议进行全面整理,形成审议意见,转交自治区政府研究办理,并在时限内向常委会提交书面报告,确保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记者 尚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