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PPP模式:让梦想照进现实
巧借市场之力撬动社会资本
银川PPP模式:让梦想照进现实
未来几年,银川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任务重、资金需求量大,这些资金从哪里来?如何在传统融资方式已不可能提供大量增量的情况下,继续加大投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一种合作关系,PPP模式走入了人们视线。2015年起,我市在多个公共领域推广应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的投融资、建设和运营。
据统计,目前我市已将城市市政设施、交通、土地整治和社会事业等四大领域的滨河黄河大桥、公共交通、污水处理等17个项目作为首批推广应用PPP模式的重点项目。不可否认,PPP模式正成为银川今后政府融资的首选模式。
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三座大桥让梦想照进现实
用1亿元撬动近20亿元的项目建设资金,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
然而,银川在全区率先大胆尝试,突破了过去公路建设项目单一由政府投资的模式,采用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设兵沟黄河大桥、滨河黄河大桥等项目,让这种不可思议成为了现实。
2013年,银川接连开工建设三座黄河大桥,对于银川而言,由政府单方面投资建设三座黄河大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沟通黄河东西两岸、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节奏却不能停止。
去年6月开工建设的兵沟黄河大桥项目,工程概算19.98亿元。
在这个项目中,银川市政府拿出了一亿元的资金,吸引社会资本1.5亿元,注册成立银川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公司再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以兵沟黄河大桥项目为依托,融资10亿元,加上交通部、自治区相关部门的扶持资金,减轻了政府债务负担,保证了项目建设资金充足。与此同时,政府授予投资公司20年的特许经营权、服务区经营权和收费公路的广告权,公司由此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实现了合作各方的预期目标。
这样灵活的融资模式,也同样应用于另两座黄河大桥的建设上。如永宁黄河大桥项目是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投资建设的项目,滨河黄河大桥则是吸纳上海绿地控股投资公司投资建设。
“用少量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不仅符合国务院对于地方政府进行PPP模式融资的要求,也符合科学使用财政资金的要求。”银川市财政局局长雍辉说,由于资金、物力的及时到位和效率的提高,使得项目进度大大加快。同时,民间资本的进入让工程质量也有了保证,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项目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公司本身参与的投资项目,建设过程更加“不敢有一点马虎纰漏”。
未来,三座黄河大桥建成后,将连接起宁东基地、滨河新区和内蒙古上海庙工业园区,形成产业聚集优势,对推动银川沿黄河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产生重大推动作用。而从融资概念上讲,这三座大桥的投融资模式,也拓宽了银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模式。
全国率先引入PPP智慧城市的“银川模式”
作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和“宽带中国”示范城市,银川发展2.5产业获得了天时地利人和。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产业,建设西部云谷,构建“网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新常态下银川市委、市政府围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向2.5产业发出的号角。
2014年,中兴通讯与银川市在深圳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智慧城市。这意味着,银川将以领先全球的姿态,打造智慧城市建设的“银川版”,构筑令世人瞩目的西部云谷。
在智慧城市建设上,银川打破了国内建设模式的藩篱,首次采用PPP商业创新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投入、专业公司运营,既解决了建设期间资金链条的断接问题,也解决了运营期间政府在升级换代上难以跟进的问题。
从运营之初,智慧银川建设就以一种非常态化的理念,创造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奇迹。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尚军告诉记者,PPP模式能最大限度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全覆盖、跨部门共享,提高政府行政化创新、城市立体化管理、民生精细化服务、产业融合化发展水平,在大数据共享深度、行业应用范围、建设速度和效率等方面创下多项行业第一,成为中国“智慧城市”领域的领军者。
“智慧银川建设率先引入财政部主推的PPP模式,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级的投融资体系,通过金融手段,破解资金难题,实现政府、企业互利共赢。”尚军说。为此,中兴通讯联合了2000多家合作伙伴,整合了18家专业智慧解决方案子公司,提供涵盖顶层设计、产品方案、系统集成、投融资和运营服务的整体方案设计。这样的模式将为银川智慧城市建设带来更多的专业公司和市场活力。
智慧银川的建设进程中,PPP模式所取得的成绩令世界瞩目,这也是中兴公司首次采用的模式,更是智慧城市的“银川模式”。
这一模式已成为未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主流模式。
首批PPP项目打造银川经济增长新引擎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在日前召开的银川市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上,确定了在即将启动的银川市地下综合管廊投资建设管理中引入PPP模式。
不仅如此,经过筛选甄别,我市将城市市政设施、交通、土地整治和社会事业等四大领域的滨河黄河大桥、公共交通、污水处理等17个项目作为首批推广应用PPP模式的重点项目。今后,PPP项目合作模式将逐步推广到我市交通领域(公交车辆更新等)、市政公用设施领域(市政道路给排水、地下综合管廊、污水、垃圾处理、园林绿化等)和社会事业设施领域(非义务教育、非基本医疗卫生、健康、养老、体育、文化产业等)等领域。
与此同时,我市还将符合PPP模式的投资总概算达262亿元的城市地下管廊、兵沟黄河大桥、生态建设、养老服务等10个有收益的项目上报至国家部委,争取列入国家推广实施的PPP合作项目。
上述项目既有PPP模式应用较为成熟行业的项目,如垃圾、污水处理类项目,也有探索尝试行业的项目,如医疗养老、文化产业等。
“在政府公共投资领域和项目建设融资中推广运用PPP模式,可以撬动社会资本,有助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让社会资本可以参与投资,打破行业壁垒。”雍辉告诉记者。根据数据显示,今年进入6月份以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比5月份环比增长45.8%,增长势头向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通过PPP引入了各类社会资本。”PPP投融资模式改革所带来的“杠杆”效应,从这一逆势增长的经济数据中可窥一斑。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已制定出台了《银川市推广应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实施方案》,为PPP项目全面规范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近期,我市还将面向全国公开招标3~5家从事市政设施、道路交通等方面的PPP项目专业服务咨询机构,充分发挥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作用,强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前期论证、中期评估和项目移交等方面技术指导、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进一步提升银川市推广应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服务银川经济社会发展。
链接:PPP模式,即公私协力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也称PPP融资。该概念最早由英国政府于1982年提出,泛指政府与私营商签订长期协议,授权私营商代替政府建设、运营或管理公共基础设施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记者 李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