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立法促进“智慧城市”建设
银川新闻网讯(记者 张晓博)4月26日召开的银川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对《银川市智慧城市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进行正式初次审议,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环境支撑、法律责任等方面将智慧城市制度化、法律化,这标志着银川市通过地方立法促进“智慧城市”建设。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及应用,银川市大力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建设。一期建设大数据中心、智慧网络、平安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环保、企业互联、市民一卡通、智慧政务、智慧旅游等十大系统陆续上线。尤其是通过“智慧城市”+政务行政职能转变推进智慧政务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
尽管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存在着政务数据开放滞后、覆盖面和网络质量较差、智慧产业结构尚不健全等诸多不利条件。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市人大将制定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列入了今年的立法计划。
《条例(草案)》共八章四十条。在通信基站建设空间保障方面,《条例(草案)》第十五条规定,“智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确定设置公众通信基站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公共设施,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公众通信基站建设设计标准,预留基站和室内无线分布系统所需的机房、电源、管道和天面空间”。要求“市级机关及事业单位、公共场馆、旅游景点等所属建筑物和构筑物,以及路灯、道路指示牌等公共设施,在符合安全、环保、景观要求且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应当开放用于通信管道、通信线路和通信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条例(草案)》在促进智慧产业方面,涵盖了物联网技术、智能制造、云计算、企业大数据平台、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数字文化等产业。明确“支持信息消费示范企业、示范基地和重点园区建设,引导信息消费产业集聚发展。”
资金支持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杠杆。《条例(草案)》第三十一条作了规定:“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支持智慧城市发展,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研发推广提供资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