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智造”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我市通过创新驱动调结构转方式,新型能源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现代纺织、大数据、通航产业、电竞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轻工业占比提高4.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调整为3.9∶53.2∶42.9——
在银川滨河如意服装有限公司,通过3D扫描剪裁,系统30秒生成120个数据、一套服装从下单到生产出成衣只用3个小时便可完成。在我市,这里仅仅是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及时出台《银川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工业振兴工程扶持政策》及金融“十二条”新规等,综合运用产业基金、担保和债券融资等金融工具,吸引、撬动社会资本200亿元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宁夏现代纺织产业示范园“一园三区”、隆基硅年产1.2GW单晶棒、轨道轴承、晶明科技高纯氧化铝和中兴智慧城市大数据一期等项目相继建成投用;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3.5%;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1%;三次产业调整为3.9∶53.2∶42.9。
转型升级让群众最先获利
在银川滨河如意服装有限公司,工人段付东在流水线上熟练地操作着智能化生产设备,而在一年前他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告诉记者:“听说以前这项工作是纯手工的,要先用粉笔划线,然后再一点点裁剪。而现在只需要轻点按钮,系统就可以自动完成这项工作。”
“来之前,其实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没敢想自己能当产业工人,怕学不会。”进厂工作之前,段付东心中充满了顾虑。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通过军训、技能培训等一系列“考验”,如今他已经成为了一名熟练工,每个月能拿到2600元的工资,而这完全依赖如意服装厂的智能化生产线。
进入工厂之前,段付东和妻子马兰花是兴庆区通贵乡的普通农民,靠种植15亩水稻为生,一年除掉各类成本,也就能挣2万多元。
而现在,夫妻二人都在银川滨河如意服装有限公司上班,两人一个月能拿到5000元左右工资,再加上土地流转1亩每年700元,一年的收入能达到7万余元,比以前翻了好几倍。如今在兴庆区通贵乡,有400余名群众跨过黄河,由黄河西岸的农户变身为现代纺织企业的产业工人。
借助我市大数据平台,如意集团在银川的所有工厂都将是工业4.0版的智能工厂,生产全流程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数据自动存储并汇总分析。在银川,纺织服装这个传统产业在这里找到了转型升级的发力点。今年3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我市签订“推进银川国家智慧型纺织基地建设”战略协议,将银川打造成全球智慧纺织的样板。
智慧制造领跑行业转型升级
银川滨河如意服装有限公司的“智慧化”在银川并不是一个个例。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像这样的高新企业共有41家,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219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体制创新指数中与29个国家级开发区并列第一,被评为“最具发展潜力”“最具创新活力”的开发区。
走进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共享模具有限公司,3D打印机已在模具生产加工车间运行了5年之久。共享智能制造研究院副总经理徐云龙向记者介绍,拿发动机缸盖来说,此前制造一台缸盖需要用20个独立零件组装,其生产流程需要一个有十几年经验的老技工忙碌5个月。如今,3D打印一天就能完成,精度、效率都得到大幅提升。共享模具有限公司在铸造3D打印产业化应用上实现了突破和首创,不仅攻克了材料、工艺、软件、设备及集成等技术难题,授权专利近50项,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成为铸造3D打印产业化应用的“领跑者”。
通过加快培育特色支柱产业,突破新兴产业,彰显产业特色,以智能铸造工厂、轴承数字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珩磨机床、高档数控车床为载体,形成8项智能工厂、数字化生产线企业标准,6项智能产品企业标准,4项高于国际和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技术标准,建成3个智能制造标准试验验证平台,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宁夏唯一一家智能制造标准化试点园区。
转型发展前路永无止境
过去五年,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针对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我市坚定不移调结构,创新驱动转方式,新型能源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现代纺织、大数据、通航产业、电竞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旅游、金融、电商、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轻工业占比提高4.5个百分点。
此外,先后建成全国最大的单晶硅棒和蓝宝石生产基地,小巨人数控机床出口欧洲,舍弗勒轴承为宝马和奥迪汽车配套,共享铸钢铸件单体成为世界最大,巨能机器人被工信部誉为“制造智能工厂的工厂”。累计发展高新技术企业51家,占全区80%以上。科技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3306件和1255件。轻工业产值同比提高2.3个点。完成西轴数字智能化热处理工艺等60个重点技改项目,淘汰水泥等落后产能56万吨。
银川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我市将实施优势主导产业带动工程。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引领,促进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纺织产业。支持小巨人数控机床、共享铸钢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大科技攻关及核心技术突破,推动向智能化、无人化转型。支持隆基硅、工业蓝宝石、碳化硅等企业,由初级原料加工向光伏材料切片等中高端产业链延伸,从行业“单打冠军”向“集团军”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