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政务服务领域将对失信主体开启“黑名单”制
银川人请注意,使用虚假身份进行企业注册、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不遵守承诺等失信行为,你就摊上大事了。
今后出现这些失信行为,你将被列入银川市政务服务对象的失信行为“黑名单”,一旦列入“黑名单”,发改、财政、公安、住建、金融、交通、人社、税务、市场监管、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实施联合惩戒,在行政审批、融资授信、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奖励扶持、市场准入等方面对失信主体予以约束和惩戒。
10月31日,银川市原则上批复了一项政务服务对象失信行为的“黑名单”制管理办法。这意味着,“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处处受限”的社会诚信体系从机制上有了管理办法和制度保障。
案例:虚假注册害人害己
俗话说,老婆和车恕不外借。亲爱的银川人,以后身份证和房产证也别轻易外借哦,请看看银川人李女士的经历:
“我这一处房产,被注册了五家公司?!”这是银川人李女士的亲身经历。当李女士被拿着身份证和房产证到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核实企业注册情况时,注册五家公司的核实结果,让李女士着实惊了一把。
就在李女士接受市场服务处工作人员李衍的核实时,另一位赵姓男子拿着李女士房子的租赁合同来办理企业注册。经民警核查,有人以500元雇赵某拿着这套虚假租赁合同注册公司。而李女士的身份证和房产证信息也曾经在多处复印过,这也为这件虚假注册案埋下了隐患。
“您好,我身份证丢失后正常补办,身份证信息被盗用了,申报个人信息时说我在你们这儿注册了企业……”四川人杨某打来电话,身份证信息被盗用直接影响了他在单位的调职。市场服务处工作人员崔海营迅速调取了杨某的注册信息,为杨某办理了相关手续。
崔海营的办公室里,已经积攒了491件虚假注册材料。房产证造假、身份证造假、租房合同造假是引发工商虚假注册的原因。发现可疑申请材料后,崔海营都会跑到三楼的银川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查验房产证信息真伪。对于所有确定造假的企业和个人,崔海营都会记录在案,并推送给监管部门。
截止10月31日,市场服务处已有491个虚假注册申请被挡在门外,154家提供虚假注册材料的企业(或个人)提交给了监管部门,41名涉嫌提供虚假材料的中介代办人员被移送至公安部门处理,162个失信企业和个人被列入审批“黑名单”,建设交通城管处查处资质类审批中职称证书造假超过500份。
失信“黑名单”制,让失信者难逃法网
10月31日,银川市原则上批复了一项政务服务对象失信行为的“黑名单”制管理办法,并且在银川市各政务服务单位试行。
今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办理行政许可、公共服务和其他事项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时,都将被列入失信“黑名单”。
该管理办法还明确了8条惩戒措施和1条兜底措施:
A、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存在下列失信行为,你就摊上大事了:
1.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申请行政许可、公共服务及其他事项的;
2.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公共服务及其他事项的;
3.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公共服务及其他事项的;
4.被列入各领域失信“黑名单”,并发布到“信用中国”、“信用宁夏”及银川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
5、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被监管单位处罚,通过银川市审官互动平台等渠道反馈至各审批单位的;
6、享受了容缺受理、“零门槛承诺”等优惠政策,未在承诺期限内补齐申请材料或达到办理条件的;
7、无故扰乱政务服务办事场所工作秩序,情节恶劣的;
8、从事中介服务,不遵守中介服务规范和相关标准的;
9、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其他失信行为;
B、被列入“黑名单”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将受到以下惩戒:
1、 依法对失信主体在市场准入、项目审批、特许经营、资质升级等方面进行限制;
2、 不允许参与政务服务系统内政府采购及财政性资金项目招投标活动;
3、在银川市各单位部门、行业协会、商会评定信用等级、评先评优征求意见时给予反馈;
4、对严重失信、符合《银川市失信联合惩戒条件目录》条件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将其失信信息发送至银川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发改、财政、公安、住建、金融、交通、人社、税务、市场监管、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实施联合惩戒,在行政审批、融资授信、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奖励扶持、市场准入等方面对失信主体予以约束和惩戒;
5、不享受“绿色通道”、“容缺受理”及“零门槛承诺”等便利服务措施;
6、将其失信行为及时告知有关监管部门;
7、将失信信息通过市民大厅官方网站向社会进行公开;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记者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