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绿水青山扮靓幸福家园
每年盛夏,是银川色彩最绚烂的季节。
城市里,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典农河穿城而过,大大小小的湖泊湿地宛若银镜散落其中,与高远蔚蓝的天空、远处苍茫的贺兰山遥相呼应。在农村,农民们以大地为画布,绘出丰收的颜色,丰收的瓜果、各具特色的民宿民居、文化旅游元素的注入,都在佐证着产业融合为乡村振兴带来的强劲动力。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银川市出台“生态立市”三年行动方案,推动生态保护红线落地,合理划定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银川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以来,银川市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防护林等重点区域造林25.7万亩加强生态绿化,对40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点和外围11处非煤矿山、遗留矿坑、无主渣台进行治理修复,生态恢复治理面积2924亩。银西河水系连通工程30公里生态廊道建成,城区园林化、通道林荫化、农田林网化的“大生态”格局基本形成。生态一体化修复不断加快,不断擦亮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截至2020年年底,银川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7887.7公顷、绿化覆盖面积达7965.92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2673.75公顷,城市道路绿化里程达427公里,建设综合性公园21个、广场11个、小微公园103个。
与此同时,“银川蓝”也成为幸福生活的“标配”。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向好,2021年1月至5月,全市有效监测天数151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22天,臭氧、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2.3%、11.8%、23.8%。全面消除地表水劣Ⅴ类水体,东郊、北郊2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保障和要求。银川市优化产业布局,坚持创新核心地位,转方式、调结构、换动能,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相继关停一批建成区内污染严重的企业,淘汰落后水泥、铁合金等行业产能94万余吨,整治散乱污企业2300余家。推进“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为主攻方向,实施30个重大工业技改项目,工业企业对标完成率98%,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的12.1%,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产业间横向耦合、园区间协调联动。
通过积极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新路径,银川市变废为宝、点石成金、破茧成蝶、育新注能,培育发展生态经济,持续释放城市发展红利,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绿水青山流金淌银。(记者 徐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