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民发现私设路障可打12345举报
7月1日,银川市第十一次政府常务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银川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车辆管理停放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条例》修改后对停车场的规划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市政管理部门整治地桩、地锁等障碍物,对限期不整改的进行处罚,并对有关行为设定了法律责任。
3日,记者走访了市内部分小区、巷道和商业区,发现不少公共区域安装了地锁和地桩,居民和商家对此看法不一。
家住兴庆区邮电家属院的张先生,每天都在为停车的事儿发愁,由于巷子里没有公共停车场,只好把车停在路边。“稍微回来晚点,人行道上的车就停满了,只能把车停在商户门前。”
市民李小梅告诉记者,地锁和地桩在路面便形成较高的障碍,附近小孩玩耍时,容易被绊倒磕伤,甚至发生严重的意外伤害。王志强大爷认为,地锁和地桩的对应负责单位应有专人看护和管理,特别是夜间要有提醒标示,避免伤及路人。
商家也有难言苦衷。在永丰巷开理发店的马先生最近正准备安装地锁:“每年五六万元的房租,生意因为门前停车而受到影响,真的是有苦说不出。”
在金凤区宁安东巷,某公司工作人员语气无奈:“门口这些车乱停,严重影响单位办公和员工出行,我们特别头疼。”
银川市住建局市政工程管理处副主任杜灵军告诉记者,此次通过的修订草案,从根源上提出加快发展公共停车场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公共停车场。车有地方停了,有些车主不愿交费还要随便停车,交管部门应该按规定对车主进行处罚。乱停乱放的车少了,商家如果还是在公共区域私设地桩、地锁,就要依规对其进行处罚,最终是要整治环境,把路权归还于民。
杜灵军告诉记者,因确实需要设置地面障碍物要通过申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根据要求按照统一样式制作后方可投入使用。公共区域道路是市民共有,私设路障的行一旦造成他人受伤,私设者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以及赔偿。
市民发现私设路障的行为后,可以拨打12345热线,有关部门会按照规定责令整改或依法拆除。(记者 李鲲鹏 马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