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培育核心企业 打造新材料产业聚集地
11月9日下午,在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隆基股份”)15GW单晶硅棒生产车间,工人王红霞正将一车车硅料送进单晶炉里。经过几十个小时连续不间断高温后,一支巨大的形状如铅笔、长度可达5米的硅棒将顺利出炉。这些硅棒经过进一步切片加工,将进入全国计算机、精密仪器等生产领域。在隆基股份顺利推进项目生产的同时,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再添新成员,11月7日,民营企业500强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棋定子。年产3000吨的工业蓝宝石晶体项目再次引发业内关注。
如今的银川经开区,已聚集着石墨烯、单晶硅光伏材料、工业蓝宝石、集成电路大尺寸硅片等国内新材料重要生产企业。是什么将它们吸引而来?“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中,把新材料作为先导型战略产业,优先培育核心企业,打造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完善产业全链条,促进上下游企业聚集和产业链延伸,形成产业集群的叠加效应。”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人说。
近年来,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盯国际行业前沿,抢占先机,将国内新材料“大咖”企业纷纷引进来、留得住。目前已拥有光伏材料、发电装备及其配套企业17家,形成了从高纯硅、多晶硅、切片、电池、组件到跟踪装置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此次开工建设的工业蓝宝石,因其强度高、硬度大、耐冲刷,可在接近2000℃高温的恶劣条件下工作,成为广电领域的基础材料。随着5G技术的应用,已开始更多应用于航天、航空、航海等高端设备,成为新材料领域的又一匹“黑马”。
11月8日,在位于银川经开区西区的天通公司晶体加工车间,记者看到各种设备正忙碌运转。“我们的蓝宝石订单在稳步增加,这给了我很大信心。”宁夏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作为国内首家制造质量高、位错密度小、单晶性能好的大尺寸蓝宝石生产企业已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发芽开花”。预计到年底,天通银厦三期及高附加值的切磨抛项目全部达产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
此次蓝思科技携手浙江晶盛在银川经开区共同打造的工业蓝宝石晶体制造深加工项目,总占地572.86亩,分三期建设,安装约6500台蓝宝石长晶炉。其中一期计划投资16.5亿元,安装1088台、300KG级蓝宝石长晶炉。项目一期建成达产后,可年产3000吨蓝宝石晶体,预计实现年产值15亿元,年利税约2.5亿元。
“银川经开区生产要素齐备,特别是当地光照丰富、气候干燥,决定了在银川能生产出非常优质的产品,这对新材料产业和企业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建伟说,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蓝宝石已形成规模,非常有利于企业的下一步发展。(记者 赵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