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工业加快转型破局谋变

13.01.2016  11:45

  银川iBi育成中心鸟瞰图。资料图片

  “5万平方米的厂房,160个人,一个月能产1500吨纱线。”银川综保区宁夏如意生态纺织有限公司的车间里,23岁的纺织工人何田平指着气流纺纱车,悠闲地当起了解说员。

  何田平管着三条生产线,一边推着纺纱车,一边同记者聊天,丝毫不影响上工。他身后高机械化的纺纱机,如同“蝴蝶效应”中挥动着的翅膀,成为了银川开启轻重工业比例调整巨变中的一股代表力量。

  另一边,银川iBi育成中心产业聚集效应日益凸显。“今年园区新增的大数据、物联网、电子商务、智能机器人、能源互联网等新兴业态企业有210家,累计达到520家了。”银川iBi育成中心综合部部长赵华向记者介绍着新业态为银川工业带来的由重向轻型、新型的转变。截至2015年底,银川iBi育成中心入园企业总数达到530家;从业人员总数达到7000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亿元;实现网络交易额5000亿元;企业利润总额达到4亿元。

  变化,源于银川市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革新。

  “十二五”期间,银川工业深入实施工业振兴工程,抢抓“两区”建设、“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历史机遇,围绕工业园区建设、产业空间布局、重点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扶持、技术创新推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着力点,工业经济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效益送去了源源不绝的活水。

   突破短板力争上游

  银川工业经济轻重比例不协调、优势特色产业竞争力不强等因素,曾制约着工业由重向轻的突围。以灵武市为重要聚集区的羊绒产业,在羊绒制品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上,与内蒙古鄂尔多斯等相比,稍显逊色;贺兰山东麓酿造的葡萄酒,品质不逊于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出口量却并不理想……

  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综合处办公室负责人葸小明告诉记者,在对本地优势特色产业的深入走访中,亲身感受到本土特色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却因产业链短、延伸不足等问题,失色于国际市场。

   如何扭转这一局面?   

  葸小明告诉记者:“银川市已制定了工业振兴目标,通过3年到5年的努力,使工业经济协调发展,轻重工业比重由目前的13:87调整为25:75,力争到2017年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突破2500亿元,增加值突破700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10%以上。

  葸小明对此感慨颇深:“我们的特色产业还有很大挖掘空间,产业链条一旦激活,就能延伸出巨大的能量。

   破釜沉舟  凤凰涅槃

  如何激活产业链条,实现工业经济由重向轻的转型?2015年以来,银川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自主创新、搭建园区载体、培育新业态增长、优化政府扶持,在工业经济“十二五”工作的收官之年,工业经济发展步履铿锵。

  破釜沉舟的担当在企业。2015年,宁夏建成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淘汰了一条30万吨的水泥生产窑,切肤之痛将换来又一抹碧水蓝天。

  凤凰涅槃的惊喜在科技创新。在宁夏新瑞长城机床有限公司,工作25年的王全军如今不得不逼着自己加强科研水平,研究市场行情,提高创新能力。同样在研发之路上奋战多年的宁夏马连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其产品可以在每立方米烟气里,回收几十毫克甚至上百毫克粉尘。大型发电厂每小时就要排放几十万立方米的烟尘,这样算下来,一年能从空气中回收几百吨的可吸入颗粒物,为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在节能环保方面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聚集效应的能量在园区建设。银川综合保税区、宁夏现代纺织产业示范园、银川iBi育成中心、银川科技园等一批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科技型园区,为全市新兴产业发展积蓄后劲。宁夏现代纺织产业示范园贺兰园区如意科技25万锭高档纱线、灵武中银绒业500万件羊绒衫及210万件高端羊绒服饰、宝丰能源60万吨烯烃……一系列重点项目的运行,使得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园区载体的聚集在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后逐一被激活。

  新业态的活力在基层得到释放。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银川通航产业园、宁夏现代纺织产业示范园、贺兰电商产业园等一批新兴产业集聚平台建设,iBi育成中心聚集软件动漫、文化创意、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企业308家,成为我国西部大众创业的新平台,新产业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能。2014年银川市新增产值117亿元,推动全市轻工业占比提高4个百分点,有效带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征程仍长  箭在弦上

  在“十二五”征程的收官之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3.2%。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50亿元,是2010年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74.30亿元的1.9倍,全面完成“十二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00亿元目标任务。2015年1月~10月,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全市447户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90.1亿元,同比增长8.7%,连续8个月增速位居全区第2位,占全区比重为49.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50亿元,增速9.2%。

  银川,为下一次起航定下了怎样的目标?开工之箭已上弦:抓重点强服务,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抓转型强培育,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抓创新强动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抓项目强后劲,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抓节能强能效,促进资源能源集约利用;抓试点强引导,大力推动信息经济发展;抓主体强梯队,着力优化产业组织形态……在葸小明整理的年度工作报告中,银川工业经济的方向任重道远。

  记者  陈玲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