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医改惠民中谋多赢
银川医改惠民中谋多赢
让百姓得到最大的实惠,多深的水都要趟,这是医改的最终目的。银川市自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联系试点城市以来,以“改、破、立、控、保”为核心,将市属6家公立医院全部纳入改革试点,先后出台了《银川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20余份文件,不断平衡政府与市场、医生与患者、改革与投入等多方利益,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2015年以来,政府增加投资3亿元,确保医改取得实效,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医疗保障的实惠。
取消药品加成斩断医院利益链条
家住金凤区的60岁市民李青辉是位二型糖尿病患者,每个月都要到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买药,医生给他开的处方上包括三种药:进口甘精胰岛素(3ml规格)、进口阿卡波糖片(一盒30片装规格)、门冬胰岛素(3ml/支)注射液。“一支进口甘精胰岛素降价前237元,降价后为203.77元;一盒进口阿卡波糖片,降价前73.96元,降价后64.32元;一支门冬胰岛素降价前100元,降价后86.53元。在这三个月的时间内,光这三种药降价就为我省了338.1元钱。”李青辉告诉记者。
2015年,对于银川市民就医最大的改变,莫过于市属6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今年我市取消15%的药品加成,以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经过反复调研、测算、论证和3个月的试运行,市政府出台了《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补偿方案》,全面取消了市属6家公立医院的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对医院减少的合理收入,建立起了60%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30%由政府补助,10%通过医院加强成本控制管理、节约运行成本等三方共担的补偿机制。”银川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田永华告诉记者。
作为医改的“重头戏”,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运行至今,总体上运行平稳,医保基金有所结余,群众就医负担有所减轻,社会反响较好。同时,我市率先在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推行了“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在永宁县率先试点推行门诊“先诊疗后付费”工作,今年又扩大到所有县级医疗机构,促进服务模式升级,截至目前已服务11.8万人次。服务模式转变带来了服务理念的升华,群众就医感受日趋向好。
加大财政投入推行医保付费方式改革
“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仅仅是医改的第一步,只有实施一系列的综合措施,才能建立起公立医院运行的新机制,真正切断医院、医生同药品之间的联系。”田永华表示。今年,我市制定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方案,将财政补助与对医院的绩效考核挂钩,在原有的18项考核指标体系基础上,扩展为办院方向、业务管理、资产运营、质量控制等六大类38项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了职工和患者满意度的第三方评价机制,促进医院主动加强内部管理、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医疗质量,逐步规范医院的运营行为,回归公益性。
2014年起,我市逐步建立了市属医院离退休人员经费由市级财政全额保障,新建医院基本建设、大型医疗设备经费主要由政府保障、以往基建及设备贷款由政府偿还的公立医院投入新机制,以及重点专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引进的投入机制。2015年1月至今,市级财政投入公立医院基本建设费用8262万元,大型设备购置费用1300万元,重点学科发展80万元,离退休人员费用6860.2万元。近期市财政将投入9769万元左右用于解决市属6家公立医院调标增资、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补贴问题。
经过近一年的调研、测算、论证,我市出台了《银川市医疗保险按病种分值结算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管理办法》,并于2015年1月在全市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全面推行了总额控制下按病种分值结算付费方式改革。“运行至今成效初显,促使医院控制成本,加强管理,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主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了群众个人费用负担,推动了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确保了医保基金不穿底。”田永华介绍,而按病种分支结算,能够保证老百姓到年底不会有医保资金不够用、看不上病的情况,同时也能够助推医疗机构自加压力,加强精细化管理。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拓展基层卫生服务内涵
“如今有个头疼脑热,会直接到家门口的碧水蓝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不用排队,医生都是三甲医院的专家,看得更仔细,方便着呢。”家住馨和苑的程丽告诉记者。田永华介绍,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开展特色服务等措施,来确保基层卫生机构体系完整,加大人才队伍的稳定,助推未来的分级诊疗能够落地,确保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个目标。
“为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使用率,今年,我们要求,在院管院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建立了固定的专家下社区工作日,形成常态,使社区卫生服务在百姓的监督下提升了服务能力和利用率。“田永华介绍。针对全市各社区特点,不同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不同特色的医疗卫生服务,以此满足居民需求。如在碧水蓝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护理中心”,对新生儿脑瘫、心脑血管疾病、偏瘫等需要长期被动训练的患者,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开展了康复训练并给予护理指导;唐徕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医养结合”,指导正源养老托老中心开展60位老年人健康管理,对失能老人进行上门医疗护理等服务。
如何才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知名度?我市还探索建立凤城名医工作室和慢性病特色管理团队,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银川市30名首届“凤城名医”建立凤城名医工作室,定期开展义诊吸引群众就医,并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传、帮、带。同时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临床专家分别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员结成慢性病特色管理团队,指导慢性病管理服务工作。据悉,到2015年年底,我市将建成60所“健康小屋”,健康小屋配备13种设备,可以为辖区居民免费提供血糖、骨密度、人体成分等18项体检服务,截至目前,已完成居民健康体检14万人次。
医疗服务向市场开放国际化开放程度加快
除了推出医师多点职业、降低民营医院办医的门槛外,2015年,我市社会资本办医也迈出了崭新一步。“今年我市重点吸引了三大企业投资健康产业,投资都在20亿元以上,建成后将成为一个集养老、健康养生、医疗和康复为一体的综合产业机构。”田永华介绍,该举措将进一步推进我市医疗服务业向市场开放的进程。与此同时,2015年我市还重点推出以患者为中心的信息平台建设,建成后,患者从终端可以查到银川所有医疗资源信息,方便患者就医就诊。
田永华介绍,继银川卡瓦心脏中心与韩国专家合作后,2015年我市重点引进欧洲的外科心脏团队,由13人组成,长驻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与此同时,银川市口腔医院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伊斯曼牙科学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备忘录,计划选送多名重点建设学科的带头人赴美学习,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理念。未来,银川乃至周边的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际化的口腔诊疗服务。
“除了加快银川医疗国际化开放进程外,未来,也是十三五规划时期,我市将重点加强整个医疗卫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目前现阶段重点建设公立医院,未来将把所有医疗机构全部纳入信息化建设平台,包括小的民营医疗医院和大的民营企业,包括健康产业,目的就是方便老百姓的各种服务需求。”田永华介绍,银川市将立足医疗国际化,推出医疗旅游,让老百姓得到最大的实惠。
记者 詹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