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居民用水安全

24.12.2016  03:06
 

  “每月定期对饮用水水源水质进行监测,分析水质变化状况,确保自来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记者从银川市政协日前举行的重点提案办理“回头看”活动中了解到,在市政协重点提案《关于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用水安全》有力推动下,银川市环保、水务等相关部门协同作战,加强对总面积132.77平方公里的9个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有效保护了银川市城乡饮用水水源地。

  银川目前共有北郊、南部、南郊、东郊、贺兰、永宁、灵武、征沙、南梁等9个水源地,总面积为132.77平方公里,可开采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69.5万立方米/日。近年来,全国水污染事件频发,前有兰州自来水汞超标,近有青岛赤潮。层出不穷的水资源被污染事件冲击着人们的视线,也拷问着当下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制度是否到位。农工党银川市委会主委徐永豪在提案中建议:严格按照银川市水资源管理条例实施审批,对市辖区内各个排水沟水质进行必要的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进行分析、排除、管理,确保排水达到环保标准。

  为了加强水源环境保护,根据已经出台的《银川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银川市建立了严格的饮用水水源地定期环境监察管护制度。从源头防治污染,严格项目审批,对拟选址涉及水源地及自然保护区范围的建设项目严格把关,从源头上防止污染。同时,重点整治影响饮用水安全的违法排污企业、违法建设项目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源开发活动,对可能影响饮用水安全的炼油、制药、化工、造纸、冶炼等重点污染源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全市水体环境质量。

  另外,银川市把四二干沟、银新干沟、第二排水沟、永二干沟、中干沟、灵武东沟等6条排污沟纳入监测范围,每月监测1次,并将沿沟企业排放废水纳入城市污水管网,使排水沟水质得到有效改善。尤其是根据《银川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标志设立工程实施方案》,通过设立保护性标志牌,明确了水源地保护范围,划定了不可逾越的水源地保护“红线”另外,对全市绝大多数农村建设了集污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集转运设施,有效推动了农村污染治理工作。同时,利用黄河地表水替代工业企业自备井地下水,将优质地下水置换出来,在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同时,确保全市居民饮水安全。

  银川市水务局水政监察支队支队长谈进民介绍说,通过这几年的监测情况来看,全市9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国家地下水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记者还了解到,银川市今年还启动银川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行动,计划在“十三五”末,封填自备井75眼。同时,利用黄河地表水替代工业企业自备井地下水,将优质地下水置换出来,在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同时,确保全市居民饮水安全。(记者 张晓博)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