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蓝天
6月9日,刘亦兵与宁夏航协的同仁来到银川市金凤区第三小学,向同学们讲授航空知识。
刘亦兵与自己的轻型飞机。
6月9日,在位于贺兰县的飞行俱乐部里,刘亦兵向儿子讲解飞机构件。
1995年,24岁的刘亦兵在贴满各种航空知识图册的家中钻研航空理论,憧憬着航空梦。(资料图片)
1995年,由于缺乏场地,飞机的组装拆卸只能在自家的屋顶上进行。 (资料图片)
2003年,刘亦兵考取了专业飞机驾照,从此成为一名“正规军”。 (资料图片)
2004年8月12日,在村民的围观下,刘亦兵开始首飞。起飞前,妻子贴心地帮他着装。尽管玩飞行很“烧钱”,一家人却尽全力支持,母亲还曾卖房助他买飞机。 (资料图片)
这些日子,刘亦兵格外忙碌,他参加了由银川市体育旅游局、教育局联合举办的通用航空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十天十所学校,每次刘亦兵都要从基地拉来自己的三角翼飞机,在烈日炎炎的校园里一次次组装、又一次次拆除拉回,但为了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汗流浃背的他热情不减、积极参与。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自治区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上,刘亦兵还将驾驶三角翼飞机飞过贺兰山体育场上空。
刘亦兵出身于银川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打小喜欢琢磨飞机,即便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他仍然没有放弃飞行梦。18岁那年刘亦兵造出第一架“飞机”:发动机拆自拖拉机,翅膀是家里的被单,可惜只能跑不能飞。此后他不断改进,直到1996年到无锡买了台美国进口的航空发动机,“差不多就飞了5分钟吧,但终于离地了。”然而这短短5分钟却对刘亦兵意义重大:他对自己的梦想更加坚定了。1997年,刘亦兵造出第一架双座飞机,终于实现带家人一同翱翔蓝天的梦想。
2003年12月,刘亦兵在保定航校考取专业飞机驾照,成为一名“正规军”。这之后,他先后参与纪录片《黄河从这里流过》、国家电网等公司组织的多次航拍工作。2009年参加“全国超轻型飞机锦标赛”,收获预测速度飞行冠军的同时,他被冠以“中国农民第一飞”称号。2011年中国航协飞行队成立,刘亦兵应邀入队。
追逐梦想的路途总是有无数坎坷相随。多年来刘亦兵在一次次试飞时受伤无数,最严重的一次是2004年在通湖草原试飞,临降落突遇一股冷空气,飞机直接坠向地面,刘亦兵的脸当场被撞碎的挡风玻璃割伤,从此,他的脸上就留下了一道3厘米长的疤痕。
最近,刘亦兵的梦想又往前跨了一步:他想成立一所飞机驾驶员培训学校。2010年,刘亦兵花30万元在贺兰县立岗镇租下186亩场地,经过5年苦心经营,这片荒地成了一个拥有停机库以及一条长300米,宽40米跑道的训练场。今年5月,这里获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批准,成为10个全国动力悬挂滑翔培训单位中的一份子。“总有一天飞机会和汽车一样普及。”能帮助更多人实现飞行梦,刘亦兵很开心。(记者 王猛 白茹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