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艾滋病监测哨点

01.12.2015  11:38

   走进艾滋病监测哨点

  在艾滋病防控体系中,有一个被称为“前沿侦察兵”的神秘环节——艾滋病监测哨点,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摸清艾滋病感染的流行和变化趋势。那么,我市的监测哨点如何收集相关信息?如何跟踪高危人群?疾控部门及监测点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本报记者深入其中,为您揭开神秘面纱。

  据了解,目前,银川市共有10个HIV监测哨点,分别设在银川市疾控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市疾控中心)、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银川市妇幼保健院等地。覆盖吸毒者、女性商业性性行为者、男男性接触者、流动人口、青年学生、孕产妇、无偿献血人群和暗娼8类人群。据悉,监测哨点每年可对6000人进行监测。

   【调查问卷】隐蔽填写内容保密

  据悉,我市对男男性接触者的干预早在五年前就开始了。男男监测哨点建立最初时,监测群体较为警惕,随着男男同性恋志愿者的干预,局面才逐步打开。“每年4月~6月份,工作人员通过到监测对象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网络进行宣传,完成400人的检测。为了打消对方戒备,工作人员会先聊些轻松话题,获得对方的信任。”银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科副科长韩雪告诉记者,信任是防艾的基础。 

  “每人检测前都要做一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础信息、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等。填写的时候是有隐蔽空间的,填写内容也是绝对保密的,其中有些项目是可以拒答的,只有一项需要真实填写就是联系方式,愿意留下电话的基本是真实的。”韩雪告诉记者。 

  填完问卷后,将进行艾滋病抗体和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原快速检测,发现呈阳性者,工作人员将血样送往银川市疾控中心进行确诊检测。

   【母婴阻断】建立医患心灵桥梁

  母婴传播是艾滋病一条重要的感染途径。所谓“母婴阻断”,是指艾滋病孕妇实行产前服药,剖宫产,产后人工喂养,从而降低婴儿感染艾滋病毒的概率。作为孕产妇的监测哨点,银川市妇幼保健院不仅要承担母婴阻断工作,每年还要完成400人的孕产妇检测。 

  “通过培训和教育使科室人员掌握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不歧视并为患者的隐私保密成为科室人员最基本的职业素质,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已成为一项常规工作。”从事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8年的银川市妇幼保健院感科科长杜荣杜荣告诉记者。 

  “在临床中,HIV病毒感染的孕妇普遍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相比正常孕妇有更高的心理需求,渴望得到理解、尊重和关爱。”杜荣深知建立医生与患者的心灵桥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是阻断母婴间传播的关键环节。

   【宣传防治】青年学生也为监测对象

  “近几年,高危人群的监测哨点是逐步增加的。”韩雪说,“自2010年开始,高危人群逐渐扩大范围,监测范围也随之扩大,逐步增加至8类人群,这其中就包括青年学生。”韩雪告诉记者。 

  目前,我市的大中专院校学生主要集中在西夏区,大概有6万名左右,西夏区设立的艾滋病监测哨点,每年能监测800名学生。迄今为止,没有在校园里监测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监测哨点实行采血抽样和问卷两种形式,采取随机不记名抽样调查。监测人员会就艾滋病监测工作的意义及填写调查问卷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集中讲解,保证每个问卷填写完整、真实、可信。每名同学在填写完调查问卷后抽取静脉血5ml~8ml。血样的采集、保存均按照相关要求规范操作。”韩雪告诉记者。同时,工作人员要求,各大中专院校须将艾滋病防控知识作为一项必修课,让同学们真正了解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记者  詹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