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建东南亚公司总经理朱锡均26日在于曼谷召开的中泰商务论坛表示,中泰铁路合作至今已举行六轮会谈,双方拟于9月上旬签署中泰铁路合作的政府间框架协议,预计10月底举行开工典礼。( 来源:经济参考报 )
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铁路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立足,没有过硬的技术标准和制造实力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知道,去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1.2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到1.6万公里;而今年以来,国家继续扩大铁路建设投资,铁路建设继续向西部、边疆等交通欠发达地区挺进,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带来的社会经济收益逐渐凸显,这不仅让国人体验到了看得见的实惠,更吸引了无数国际铁路建设市场目光的转向聚焦。 当今世界已进入高铁时代,中国高铁作为满足人民日常出行需要的常态化交通工具已开始向国际化、世界化转变,如今的中国高铁已不仅仅代表一种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代表整个中国的高铁水平和时代价值,是一种综合实力的体现。一个国家高铁的里程数值无可争议地彰显着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一种“硬”实力的象征。而有实力建造高铁的诸如中国、日本、法国、加拿大等国纷纷拿出“杀手锏”,抢夺日益激烈的高铁市场。可以说,在全球高速铁路的硬需求之下,谁能抢得市场先机,谁就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市场优势位置。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此次中泰铁路合作协议的签定更多的是对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的巨大推动作用和足以决定世界高铁市场的深远影响力。
2013年10月12日在泰国,2013年11月25日在东欧,李总理亲自推介中国高铁技术输出,为中国高铁“走出去”吹响了号角,实际上也开启了中国外交发展的新时代。今天,“高铁外交”作为国家新名片,它是技术集成、产业配套、重大装备、国际融资、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协调等的综合能力的表现。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高科技产业输出起到引领作用,必将带动一大批高科技产业腾飞,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中国标准必将引领世界。
“走出去”天地广阔,大有可为。“走出去”的中国高铁将改变世界对中国的认知,不但为中国,也为世界推动经济建设及发展做出了贡献,彰显了技术实力、扬我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