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移民借电商销售 1个月额达到5万元

25.07.2015  10:42

  贺兰移民1个月销售额达到5万元

  借电商卖手工制品和土特产

  银川新闻网讯(记者  周志翔)时下,各地都在发展农村电商,但这在移民村还是一件新鲜事。记者从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了解到,已有100户村民与村里的电商服务中心签了协议,通过电商渠道他们将手工制品和家乡的土特产卖到各地,一个月销售额就达到了5万元。 

  欣荣村是2012年为我区南部山区生态移民设置的移民村,如今全村有1.1万余人口,全部是从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搬迁而来。搬进来还要稳得住,贺兰县为解决移民的就业问题,在村附近引进产业项目,方便村民家门口就业。 

  山沟沟里出来的人还能搞电商?欣荣村党支部书记虎久桐告诉记者,打工可以解决部分青壮年村民就业收入问题,村里上了岁数的妇女想找到合适的工作却比较难。“但她们心灵手巧,不缺手艺,制作些民族特色的手工制品都是好手。”虎久桐说。虎久桐介绍,村里请来大学生村官对部分村民进行培训,现在已与100户村民签订协议,她们只要做好东西就拿来卖。 

  记者在电商服务中心里看到,10台崭新的电脑排列整齐,几名妇女正在纳鞋垫。“在家里除了照顾孩子和老人,纳几双鞋垫,还能挣点钱。”村民王春娥说着话,手中的活仍没停,“我正在绣一副孔雀,就差几针了,争取卖个好价钱。” 

  “我们还与固原老家的经销商达成合作协议,他们负责提供扁豆、荞面、苦荞等特产,我们在网上一起销售,这些东西在山里不起眼,但都是绿色食品,城里人喜欢。”虎久桐说,“6月16日我们的店正式上线,一个月已经卖了5万元,前景很不错。” 

  除了往出卖东西,欣荣村的电商中心还借助网络帮村民购物,“村民有啥需求就来这里统计,我们在网上帮他们买。”虎久桐说。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