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下“观天人”
28.10.2017 14:44
本文来源: 气象
来源: www.nxqx.gov.cn
《宁夏日报》通讯员 黄文燕 高桂琴
“看不到曾经工作中使用的天气图,就看看电视上天气预报的图过过瘾。”80多岁的陈振新老人特别爱看天气预报。
陈振新一辈子跟天气预报打交道,至今家里还留存着许多他当年分析天气预报时写的手稿。
陈振新祖籍河北唐山。1950年,正读高中一年级的陈振新报名参军,后来在北京学了半年气象观测,经过不断努力,1954年他当上了天气预报员。
年轻的陈振新一门心思投入到天气图的绘制中,3年时间练就了填图、分析图的本领。几经周折,1964年,陈振新来到银川,继续奋战在天气预报员的岗位上,后来逐步成长为宁夏气象台主任工程师。
图为上世纪八十年代陈振新在天气会商中分析天气图
陈振新回忆,当年银川的气象观测站点分布稀疏,用来做预报的基础数据非常欠缺。在艰难的条件下,他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利用有限的数据把天气分析透彻。凭着多年的经验,他能够判断出一些站点的气象数据什么情况下可靠,这也形成了他不放过任何一项基础数据的严谨作风,建立了一套完整细致且非常独特的天气图分析方法。
1994年,陈振新退休后,一度有些闲得发慌,后来受聘到宁夏气象台教刚毕业的大学生绘制、分析天气图。人们常常看到在气象台的会商室里,陈振新穿一件白衬衫,袖子半挽起来,拿着一根小棍,专注地给预报员讲课。
如何把自己多年的预报经验,传授给年轻的预报员,陈振新有一套自己的办法。他把过去30多年手工绘制的天气图拿出来,手把手带着预报员看图、分析,把同类天气个例拿出来进行对比分析。
曾经跟着陈振新学习过的几名年轻预报员,如今已经成了宁夏气象台预报、人影等气象业务工作中的骨干。
(本文刊登于《宁夏日报》10月25日10要闻版)
本文来源: 气象
28.10.2017 14:44
宁夏青联:吸纳更多青年人在为群众办实事中“青”力而为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张洁龙) 4日,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