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宁夏“包干到户”第一县

26.05.2018  16:12

  1979年11月,贺兰县通义公社(现在的通义村)率先在宁夏推行“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5月25日,记者在贺兰县通义村见到时任支书的庄学礼时,说起当年的“包干到户”,他至今还记得当时大家热火朝天干活的场景。

  “当时的通义是全县最穷的一个公社,一个劳动日10分,核算下来挣0.6元钱,家家户户粮食都不够吃,每年都要向生产队借粮食。”庄学礼说,吃不饱肚子的日子在“包干到户”责任制后发生了改变。

  “刚开始‘包干到户’,有些村民持怀疑态度,并不是太积极,怕打的粮食多交的也多,自己还是没粮吃。但更多的村民抓住了这个机会,家庭全员上阵。”庄学礼说,“包干到户”不仅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方式,更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村里特别能干的村民一年能打2万多斤粮食,全家人的口粮够吃了,把上交国家集体的粮食减掉后,剩余的粮食卖了钱也归自己。

  通义公社的“包干到户”,极大地调动了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到了1980年春播前,“包干到户”责任制已在全公社9个大队79个生产队全面推开。到了1980年夏收时,整个通义公社总共打了260万公斤小麦,比最好的年景多收了75万公斤小麦。‘包干到户’从此在贺兰全面推开,贺兰县也由此成为全面实行“大包干”的全区第一县。

  1980年9月,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整治的几个问题》。在这个文件指导下,贺兰县871个生产队中有680个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占总数的78%。其中专业承包联产到户的199个,分组作业联产计酬的101个,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的342个,包干到户的38个。

  1981年11月15日,贺兰县县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了《贺兰县关于包干到户责任制章程》,生产队全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责任制以生产队为单位,在“坚持统一种植”“统一管理劳力”“统一管理使用农具”“统一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统一进行关键性生产措施”的“五统一“基础上,把耕地承包到户耕作,牲畜、农具、羊只、树木作价卖给社员。分配上采取“保证完成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办法。随后几年,生产经营责任制不断完善。1983年,贺兰县农业总产值比1979年增长了138.6%。

  常信乡四十里店65岁的吕英芳对“包干到户”前后家里发生的变化记忆犹新。“家里9口人,一亩田只能打100多斤粮食,不够吃。父亲就靠木工手艺帮别人干活,一个月能挣几十元钱,然后拿着钱到生产队换成工分,用工分换粮食。‘包干到户’后,全家人齐心协力,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把借生产队的2000多斤粮食还完了。

  四十里店老支书杨学仁告诉记者,他印象最深的是包干到户第一年,一个生产队最多打了100多万斤粮食。“没包干之前每个生产队一年能打十几万斤粮食,一包干到户,粮食的产量翻了10倍。”杨学仁说,因为有瓦工的手艺,1983年,他率先在村里步入了“万元户”的行列。

  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更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贺兰县农业粮食产量连年增长,1985年粮食总产9567.5万公斤,比1978年增长38%;给国家提供商品粮2467万公斤,比1978年增长38.4%,人均产量653.8公斤,人均提供商品粮168.6公斤,比1978年增长40.3%。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雷开始响彻在银川平原。随着近40年来农村不断持续深入的改革发展,广大农民获得了丰厚的改革红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 张晓慧)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