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贫困县学龄儿童超两成曾饮水中毒

22.04.2015  21:24

  

  【资料图片】

  20日在北京发布的2015年教育蓝皮书透露,饮食卫生方面,贫困县学龄儿童[ 宁夏教育网] 在食用不干净的食物而致病、饮用生水、洗手习惯不良上都超过半数,有两成以上儿童出现饮水中毒情况,与省会城市小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

  这份教育蓝皮书全称为《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5)》,由知名教育学者杨东平主编,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蓝皮书指出,卫生习惯不良和营养搭配不合理仍是贫困地区学龄儿童身体健康的两大隐忧。

  统计数据显示,在营养搭配方面,贫困县近两成小学生每周只能吃到一次肉,还有一成的学生几乎很长时间才能吃到一次肉,且学生们能吃到的食物结构单一,这是其生长发育较大城市儿童迟缓的重要原因。

  蓝皮书对三类学校食宿、医疗、安全等的硬件设施配备情况对比发现,贫困县村小、教学点能为学生提供的食宿、医疗、卫生、安全等生活设施相当匮乏,这些生活设施提供的服务质量与省城小学相比非常低下。

  例如,86.67%的乡镇中心校学校有低龄寄宿生,但中心校设有食堂的比例约为八成,其中一半的学校急缺食堂清洁、卫生设备;三分之一的村小、教学点有低龄寄宿生,但设有食堂的约为六成,其中超过两成的学校也急缺食堂清洁、卫生设备;被调查的贫困县小学仅半数有直饮水设备,并且其中村小、教学点有七成的学校没有开水供应。

  相关数据还显示,乡镇中心校中只有四成(43.50%)的学校有浴室,有浴室的学校中不到六成(57.14%)可以为学生们供应热水,而被调查村小、教学点全部没有浴室,难以保障住宿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卫生状况。贫困县小学的厕所卫生条件亟待改善,其中反映“厕所卫生条件差”最多的也是村小、教学点。最让人担忧的是,贫困县村小、教学点中,有超过95%的学校没有医务室,专职校医比例为零,兼职校医的比例也仅为20%。

  该蓝皮书指出,改善贫困地区低龄寄宿儿童的在校生活条件是保障其生存和发展的当务之急,促进向农村小规模学校倾斜的经费保障机制真正落实,提升软性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以真正实现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平等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