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费调价逼出行族蜕变 市民盼公共交通更完善
银川市停车场收费调价后,很多车主自言“伤不起”,开始选择其他出行方式。9月11日,银川市民王晟把开了3年的车“抛弃”,改骑自行车上班。“以前,从家开车不堵车15分钟就能到单位。停车费涨了,每天比以前多交20多元,我从9月8日就开始骑自行车上班,大约需要30分钟。”
像王晟一样因为停车场收费调价不得已选择骑车的市民有很多,也有不少市民出行选择公交车、共享单车,距离远的则选择出租车、网约车。那么,作为交通体系的一部分,如果选择不开车,与之配套的公共交通等方便市民出行吗?
近年来,银川市公交适时优化调整、新辟公交线路,目前公交线网已覆盖至三区、两县及周边较偏远地区。相比而言,不开车,低碳环保的公交车成为很多市民的出行首选。截至8月20日,银川市公交运行线路166条,今年新增线路12条。银川市公交最早首班车BRT1、313路、316路、402路、406路等每天6时发车,最晚末班车521路是凌晨2时40分。从2013年起,银川市开始打造“公交都市”,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兴建停车场、维修场、充电场,并“升级换代”了600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其余1200余辆公交车为燃气车。
“近些年,银川公交发展特别快,市民都能感受到。但仍有不足,例如我家住金凤区阅海万家小区,坐公交车上班到兴庆区清和街,需要换乘两至三次,需要一个多小时。所以我每天只能开车上班。”市民任先生表示。不少市民表示,目前银川市公交出行还存在市内南北走向路线较少、部分线路发车间隔较长、有的站点相隔较远、夜晚运营时间不足等短板。
对此,银川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公交都市”项目,银川市公交运行基础设施等明显改善,但日常运营成本包括燃气、维修、人员等,目前尚处于年年亏损状态。近期,银川市又启动“一体化绿色交通建设示范项目”,以全面提升地面公交系统供给水平和服务品质为目标,希望助力打造高效率、高品质、高智能的绿色一体化新能源公共交通系统。
除了公交车,共享助力车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银川市目前投放的共享助力车3万余辆,但随着停车场费用调价后,共享助力车使用率不断提高,共享助力车存在高峰期“抢不上”、电量不足、“找不到”等问题。
9月11日,出行主要依靠共享助力车的市民杨丽芳,在金凤区良田路附近陆续扫了6辆助力车,有的显示车辆被占用、有的没有电、有的等待维修,全部无法使用。“共享助力车很方便,但经常没电,或者抢不上。早上需要提早出门抢,超过8时基本就被抢没了。”银川市市政管理局市容科郭锐表示,针对市民反映的问题,管理部门已召集企业并对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目前已督促企业主动对单车进行优化调整,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上班将车停在单位外停车场,一天需要20多元,还不如打车上班。”银川市民秦晓钰说,现在她每天上班都选择网约车。9月11日,银川市道路运输事务中心负责人任文平告诉记者,银川市目前审核通过发放《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的共有9家网约车平台,包括滴滴出行、宁夏出行、妥妥E行、神州专车、万顺叫车、创业者出行、T6出行、首汽约车、辽宁畅步,每家许可200辆网约车指标,180天内如果完成不了就收回剩余指标。6月1日,银川市印发《银川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后,目前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的司机有329人,办理证件的车辆有70余辆。但目前,尚有4家网约车平台还没有与车辆签约。
据任文平介绍,目前银川市三区两县共有5562辆出租车,平均每辆出租车每天载客50单。“受疫情影响,银川市出租车6月才恢复正常营运,单量才达去年同期70%。近期,停车场收费调价后,出租车单量有所增长,但幅度并不明显。”任文平说。
银川市试图通过“价格杠杆”缓解交通拥堵、停车难问题。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用价格杠杆调节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只着眼了一个点,与之配套的是,相关部门应同时大力发展交通体系,提供更为优质的交通公共资源。“只有城市交通体系发达健全了,绿色出行的路畅通无阻了,才能保障市民的出行,从而主动选择减少开车出行。靠提高停车费缓解交通拥堵压力是治标不治本之举,关键还在于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体系。”银川市民张金国说。(记者 杨超 刘惠媛 张涛 马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