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建设为安全生产构建坚实屏障

10.08.2018  06:11

  银川新闻网讯(记者 李鲲鹏)安全生产关系到一线员工的根本利益,为了提高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银川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通过《银川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管理办法》和《银川市安全生产社会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规定(试行)》等制度保障,为生产一线的职工构建起了安全屏障。

  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建设方面,主要从安全生产企业的监管和职业病的防范着手。将发生1次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一个年度内累计发生2次责任事故死亡的;一年内因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受到2次以上(包含2次)重大行政处罚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疑似职业病病人后,瞒报、谎报或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的;存在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浓度严重超标,经负有安全监管监察职责的部门指出或者责令限期整改后,不按时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暂扣、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谎报、瞒报生产安全事故的;重大事故隐患未按期整改的;恶意拒不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拒绝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阻挠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存在其他严重违反安全生产、职业病危害防治法律法规行为的,纳入企业安全生产黑名单。

  被列入黑名单的生产经营单位,将在银川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管理网站安全生产黑名单专栏和有关媒体上予以公布。公布事项包括违法生产经营单位的名称、经营地址、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姓名以及违法事由、行政处罚结果、刑事处罚结果、公布起止日期等信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处处都会受到限制,安全生产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和各金融机构接到通报后,要严格限制列入黑名单的生产经营单位新增项目核准、土地使用、采矿权取得、政府采购、证券融资、政策性资金和财税政策扶持等措施,并作为银行决定是否贷款等重要参考依据。

  黑名单企业想要修复信用,就要严格遵守政策法规。列入安全生产黑名单的时间为1年,管理期限届满前一个月,由生产经营单位提出复查申请后,由银川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组织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将其从黑名单信息中予以删除;经审核仍不合格的,监管部门提出意见可以继续延长其黑名单管理期限,直至消除隐患;连续两次审核仍不合格的,依法给予处罚,直至依法关闭、取缔。

  与黑名单相对应的是红名单,诚信记录良好的企业银川市安监局将在相关安全生产行政审批等工作中开辟“绿色通道”,给予优先办理。在各级各类评先评优表彰中,对该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在新增项目核准、土地使用、采矿权取得、政府采购、项目竞投标、政策性资金投入和财税政策扶持等方面,抄告其他部门,建议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

  诚信建设在安全生产领域是约束企业安规操作的“法绳”,是保障职工基本利益的有效手段,红黑名单制度将过去治理的效果延展放大,时刻为安全生产企业敲响警钟。

宁夏安全监管系统上半年实施行政处罚283起
  新华网银川8月9日电(记者 许晋豫)记者近日从宁夏安监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宁夏安全监管系统实际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4425次,共实施行政处罚283起,罚款1463.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