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论坛 | 堂堂正正做人 清清白白为官

10.04.2018  12:32

  立政德,润天下。

  从孔子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到清朝名臣曾国藩给“为政以德”归纳的三字要诀:清、勤、谦,再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及至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立政德”,无论时光怎样变迁,“”之一字,对为官者,都至关重要。说它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也不为过。

  为政以德,既是为官从政的基本操守,也是党员干部理应坚守的“底线”“高压线”。

  这条线以上,是心中有戒,不妄为、知是非;是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时刻做到思想防线一刻不放松,精神阵地一寸不能丢;是事事出于公心,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这条线以下,则是政德底线失守,在职不敬业、在岗无作为,甚至贪图享乐、以权谋私、以身试法。

  翻开这些年来落马官员的档案就会发现,在他们身上,几乎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他们都是因为守不住“政德底线”而最终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远到孙政才、项俊波、孙怀山、季建业,近到白雪山、曹刚、许学民、黄宗信等,莫不如此。

  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唐朝“卒徒”出身的宿州太守陈蟠,因贪赃被处死时就悔恨索笔题诗:“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

  无数事实证明:“政德底线”失守,必然殃及自身。反之,守住了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比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生简朴,从不公权私用,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不仅是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更成为人民群众交口称赞的英雄。再如廖俊波,他把群众当作亲人和朋友,时时刻刻设身处地、尽心尽力地为百姓谋福祉,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合格党员”标准和“好干部”标准,也用一生的“为政之德”赢来了“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的广泛赞誉。

  马克思说过,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立政德、明底线、守规矩,关键仍在于常存敬畏之心,敬畏人生、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人民。心怀“”字,领导干部才能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时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才能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心有“”字,才能把对政德的坚守熔铸于灵魂深处,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真正做到明公理、处公心、讲公道、谋公利,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一句话,常怀敬畏之心,守住“政德底线”,方能为政以廉、为政以德、为政以民,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严霜剑

有政德才有大格局——七谈领导干部要讲政德
  偶尔听到一些人说,某人格局不大,银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