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触摸身边的气候变化

18.03.2016  12:03
 

  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冷暖无常……每一天天气如何,都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让我们跟着这一主题来看看宁夏气候变化。

  未来极端天气会越来越多

  “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看到这一主题,相信很多人都不明白,“更热”还能理解,而“”和“”不是一对反义词么?未来到底是更旱还是更涝呢?

  “这几种情况并非指在一个地区同时出现的。”宁夏气象服务中心主任黄峰告诉记者,更热、更旱、更涝是针对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出现的情况。就拿宁夏来说,近几年的年降水量没有太大变化,但暴雨量增多了,这样一来其他时间段的降水量就更少了,天气情况向两个极端发展,对应今年的主题,可以说是既更涝,也更旱了。

  据了解,自上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气温平均每十年升高0.23摄氏度,变暖幅度几乎是全球的两倍,高温、干旱、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频频发生。

  从全球气候来看,热浪波及到了世界许多地区,许多地方高温记录都被打破了。与此同时,一些地区暴雨事件却在不断增加。

  更热

  宁夏五年来极端高温日数增多

  记者从宁夏气象服务中心了解到,自1961年以来,宁夏气温变化有一大特征,年平均气温逐渐升高,每年极端高温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从1961年开始,全区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0.39℃的速率上升,高于同期全球和全国及西北区域。尤其从1997年开始,已连续19年每年都比多年平均值偏高,且屡创新高,其中2013年为最高值,2015年为第四高值。随着年平均气温升高,年代平均气温也持续上升,2011年-2015年这一时段的平均气温仅低于2006年-2010年。

  此外,每年极端最高气温同样也有显著的上升趋势,高温开始时间提前,强度增强,持续时间变长,出现高温和持续高温天气的年份明显增多。2015年永宁、吴忠、中宁、韦州日最高气温突破当地记录,其中,永宁出现宁夏历史上最高气温记录,而盐池持续高温日数创当地最长记录。而且2011年-2015年,是宁夏有记录以来,极端高温最高、高温日数最多的5年期。

  更旱去年夏季有效降水日数创历史新低

  1961年以来宁夏年降水量有减少趋势,尤其21世纪以来春夏季减少更加明显。中部干旱带春季及中南部夏季降水量均达年代最低值,由此致使中南部春、夏季干旱显著加剧,且范围扩大,无降水日数明显增多。同时,中部干旱带春旱日数、强度及中南部夏旱日数、强度创历史极值。

  比如2015年夏季,3个月降水持续明显偏少(仅次于1982年),全区平均降水量达到1961年以来的第二低值,有效降水日数创历史新低,其中中南部降水量均为第四低值。此外,2004年9月到2006年6月,持续22个月降水偏少,中部干旱带发生了自有气象记录以来罕见的极端干旱,各地降水量均创历史同期最低记录。

  更涝2012年银川日降水量创1961年以来极值

  尽管降水量有减少趋势,但极端降水过程在增加,局地短时强降水增多,降水强度增大。

  比如2012年7月30日,银川市24小时降水量达119.5毫米,创1961年以来日降水量极值,且为其多年年平均降水量的65.3%,造成严重城市内涝。追溯到更早的时候,2006年7月14日,宁夏北部出现历史罕见的区域性暴雨,暴雨中心银川市降水量104.8毫米,石嘴山市惠农区92.5毫米。

  不仅如此,强降水日数也在增加,尤其秋季强降水增加更加明显,引黄灌区21世纪以来秋季强降水日数创年代之最。连阴雨过程降水量增加,持续时间增长。21世纪以来8日以上的连阴雨过程出现比例为年代最高,尤其10日以上的连阴雨(雪)过程无论是出现次数占本年代的比例均明显多于其他年代。(记者 李尚)

 

  来源: 银川日报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
银川6家银行网点受理住房公积金业务
    从“入厅”办理变“出厅”办理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