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两个一公里”的时代之问
解答“两个一公里”的时代之问
——宁夏农林科学院深化改革为民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12月13日,一场冬雪,覆盖山川。
宁夏农林科学院的种质所温室里,却萌动着盎然春意:一株株食用菊花含苞欲放,一簇簇辣椒种苗绿成一道风景。
围绕农业科研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的“三道考题”,宁夏农林科学院立足“先一步、高一层、出经验、出成果、出效益”,摸准每一种农作物的性情和脾气,丰富着宁夏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的内涵,用看得见的效果为农业增产培塑信心、为农民增收注入动力,搭建起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桥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家里。
(一)
六盘山的冷凉蔬菜已成为享誉区内外的知名品牌,但这一产业刚起步时却并非一路坦途。
宁夏农林科学院专家桂林国还记得那年冬天的一次紧急求救。那是2013年的冬日,桂林国接到西吉县牟荣村村民的求救信息:村里种的蒜苗出了问题,快来救救我们!
桂林国迅速带领专家组前往,通过实地勘察,发现园区引进的是四川蒜苗种子,受气候异常影响,导致蒜头膨大蒜苗减产,亏损高达200多万元。看到村民一脸愁容,桂林国的心里拧成了疙瘩,“老百姓辛苦栽种的蒜苗救不过来,作为农业专家,心里不是滋味。”
随后,一场拯救蒜苗的战役在宁夏农科院悄然打响。宁夏农科院从青海、陕西、山东等地引进蒜苗品种进行田间筛选试验,成功选出3个适宜山区种植的高产新品种,解决了蒜苗茎部低温膨大问题。随后,桂林国和企业代表一起到甘肃酒泉考察,引进了5个冬蒜苗品种,在西吉县试种200亩,取得成功,改变了宁夏没有冬蒜苗的历史。
从春到秋,六盘山的颜色不断变化,娃娃菜、芹菜、西兰花、莴笋、马铃薯……装点着这片土地的季节,也装点着农民增收的梦。
彭阳县红河村以种植拱棚辣椒远近闻名,然而,辣椒不能重茬,年年重复种植土壤遭遇连作障碍,辣椒死苗率很高。了解情况后,宁夏农科院专家来到红河村为辣椒开出两剂药方:第一剂,每年9月辣椒采收后,将棚里种上燕麦、苏丹草等绿肥,11月底长到70公分后翻压作成绿肥,有助于改良土壤;第二剂,9月底在棚内种植菠菜和油菜,经过两个月的生长,11月前后采收上市一棚可以增收3000多元,也能实现倒茬。
两剂看似“普通”的药方拯救了一个产业。如今,辣椒已成为彭阳县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多年来,宁夏农林科学院坚持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始终面向“三农”工作主战场,坚持问题、市场、产业“三个导向”,围绕特色优势和品牌培育,发挥农业科技“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沉下心来,找准结合点和发力点,沿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大力实施“五大行动”,着力提升科技支撑引领和服务产业发展水平。
以枸杞、小麦、水稻、滩羊、马铃薯、苜蓿6个重大育种专项为纽带,围绕共性技术难题,打破部门、区域、行业、学科界限等“壁垒”,审定新品种14个,取得中间育种材料4.8万份,示范推广新品种总计120万亩。
针对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科研立项坚守准确性、科学性和实效性,“选题从生产中来,成果到实践中去”,每年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50多个,核心示范区面积达到10万余亩,平均增效5%以上,推广辐射150万亩,屡次刷新宁夏粮食单产新高。
(二)
在农业科技领域,有一道很难回答的时代考题:科研创新水平不高、不接地气的“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缺乏、推广应用不多的“最后一公里”。“两个一公里”的时代之问,如何求解、如何突破,考验着新时代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们。
宁夏农业的最靓丽名片,当属枸杞。然而,过去几十年里,宁夏枸杞却苦于找不到一粒好种子。
“宁杞1号”是1975年培育出来的,此后近40年却是枸杞品种培育的空白。宁夏农林科学院建成了世界上唯一一个枸杞种质资源圃,通过枸杞育种专项,短短几年时间,选育出了“宁杞5号”“宁杞7号”“宁农杞9号”等,采用杂交、选优等多种育种技术,优选出50多个枸杞新品系,从以前的红枸杞到黑枸杞、黄枸杞,打造宁夏枸杞“全明星阵容”。
农科院枸杞专家曹有龙说,以前每到9月,就吃不上枸杞鲜果,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鲜果,过去枸杞颗粒小,平均800粒才重100克,现在新枸杞210粒就能达到100克。“宁杞7号”在宁夏及周边省区种植45万亩,新增产值120亿元,“明星枸杞”产出“明星效益”。
在研究上不断“跨界”,在专业上不断“反串”,在推广上不断“说教”,宁夏农林科学院创新方式、途径、手段,建立院地、院企合作基地,整合组装集成配套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016年9月初,杭州G20峰会上,宁夏盐池的滩羊肉成为与会嘉宾舌尖上的“明星”。
此次呈上国宴的滩羊全部来自盐池鑫海公司的养殖基地。12月13日,该公司总经理陈海笑着向记者讲述封山禁牧后,盐池滩羊产业“破茧重生”的故事。
犹记2003年封山禁牧的一纸禁令,让盐池滩羊祖祖辈辈的散养成为历史。然而,圈养模式保护了水草,却让滩羊丢失了初味。
陈海主动找到宁夏农林科学院专家,以李颖康为首的专家团队选择甘草、柠条、苜蓿为滩羊定制“一日三餐”。吃的饲料找到了,住在“标间”里滩羊没经过风吹日晒,肉质与散养的滩羊还有差距,农科院专家帮助企业建设300亩的生态牧场,为滩羊增加运动量,每天出来运动两个小时,一系列的技术支撑,找回了滩羊的初味。
从古老的枸杞到全新的酿酒葡萄,从粮食产业到冷凉蔬菜……随着宁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科院针对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布局,主动跟进,建立院地院企合作基地,积极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俯下身去,不断调整靶向,跟进研究,勇立潮头。
(三)
搞农业科研的人都知道,让习惯吹糠见米的农民接受新鲜事物,如果没“两把刷子”,方法不对路,有时候会比登天还难。
为了“做成点事”,宁夏农林科学院的专家们身到、心到、辛苦到,一开始就 “入戏很深”。
专家不把农民当外人,农民自然把专家当亲人,大家打成一片,相互间毫不生分。很多农业专家的手机里,存着各地种植大户的电话号码。宁夏农林科学院院长周东宁说:“沉下去、融进去,才能让技术在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有了农民的主动参与,跟我们一起攻关,农业科技推广由 ‘独角戏’变为了‘大合唱’。”
宁夏农林科学院激活人才队伍,首先立足“种好自家的田”,构建新的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激励力度,实施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科技创新奖励,学科带头人津贴,青年基金等激励措施,充分调动自有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创新效率。
“自家的田”种好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建设,组建跨部门跨学科创新团队,一改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合力支撑引领产业发展。
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力度,借船出海,借力发力,提升创新水平。先后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6名,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农业信息、水稻育种、家畜繁育等学科首席专家10余名。
从1958年成立至今,转眼60年过去,一代又一代的宁夏农科院人俯下身贴近泥土的芬芳,聆听大地的语言,勇攀高峰、情系三农、服务人民,书写了宁夏农业科技发展史上一个个辉煌。走进新时代,农业专家们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将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创新驱动、脱贫富民、生态立区战略与自身工作连线,为不断提升农业科技竞争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 李东梅)